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與長者交心,練習變老! 陳玲芳 |2022.08.20 語音朗讀 27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蔡佳芬醫師從工作體悟中練習變老,希望能更有勇氣。 圖/寶瓶文化提供安度晚年的方法之一,就是有一些可以彼此分享、一起作伴的朋友。圖/123RF 維他命可適時補充,但不宜過多。 圖/Pexels 文/記者陳玲芳 「每個老年人都是從中年人變化而成的,我也在練習變老,希望能更有勇氣。」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漸漸體會到,自身從病患及其照顧者身上獲得的是「更多臨床實驗都不能完全取代的珍寶」。自詡為「步入中年的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在寶瓶文化出版的《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書中,用她平時在門診中累積的經驗,與長者們「交心」,同時大談保健食品該怎麼吃、老花眼鏡要不要變焦、抬頭紋要不要打肉毒、黑白夾雜的髮絲要不要染色等生活話題。「這之中有學習,有激勵,也有儆醒。那些智慧與創意,是教科書中沒有書寫的章節。那些奇蹟與異事,讓我敬畏人有所未知,仍多有盼望。那些嘆息與淚水,也讓我反思,如何在未老之時,就開始改變。」蔡佳芬說,每個老年人都是從中年人變化而成的,她也在練習變老,希望能更有勇氣。堅持每月看病「聊天」「花爺爺,您現在情況穩定,晚上也睡得不錯了。您住得那麼遠,要不要我開慢性處方箋給您?讓您方便些,不用常常到醫院來。「還有啊,我看您的高血壓與糖尿病的藥是分開來拿的,我們醫院現在有整合門診,這些藥物可以通通整合在一起開立,更加省事。如果您願意的話,我可以幫忙轉診過去。」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一口氣說了兩個建議。「不行,不行,我不要拿慢性處方箋,我也不要看什麼整合門診。」沒想到,她自認為良善的建議,立刻就被花爺爺拒絕了。「可是,我的門診看得不快,每次都讓您等很久,有些辛苦。」聽到蔡醫師這麼說,花爺爺著急了起來:「等幾個小時沒關係。我想要每個月都來,跟醫生聊聊天,說說話。」花爺爺堅持,一定要每個月來跟蔡醫師「聊天」。晚年孤單覺得「冷」花爺爺說的話,令蔡佳芬醫師哭笑不得,但也終於知道「整合門診」推廣不順的其中一個原因。花爺爺把看醫師、逛醫院當作是生活的娛樂,也是他每個月活動的重心。以前就曾聽許多人分享過,長輩們把醫院當作是他們的社交場合。明明是下午的門診,老人家清晨就來了。不管大病、小病都要掛個診,沒拿藥不打緊,沒做檢查,也沒關係,但「一定要看到醫生」。街坊鄰居呼朋引伴,相約一起去看診。在等候的時間,還能聊聊天、交交朋友,甚至到醫院的美食街聚個餐。「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指責他們浪費醫療資源,但換一個角度想,倘若親友都居住在海外或遠地,恐怕長輩們每個月看到醫師、護理師的時間,都比看到其他親友的時間都還要多。」「空虛、寂寞,覺得冷,其實是長輩晚年生活所要面對的重要議題。」蔡佳芬指出,人際網絡減少,增高了孤獨感,缺乏規律參與的活動,導致生活貧乏。如果能夠提倡長青族群的社區參與,想辦法增加適合長輩的社交活動,或許才能讓他們遠離白色巨塔,改善這種另類的銀髮文化。保養身體「不」過度蔡佳芬在門診時常見到長輩,因為骨折開刀必須休養臥床,一段時間行動不方便,大大減少了運動的時間。家人心疼長輩動了大手術,不停地增加高熱量食物的分量,或是購買許多營養補充品,認為這樣能夠加速長輩的身體復原。結果,下次回診,看到長輩時,體重上升,整個人都胖了一圈,行動更是不方便。在老年期,對於身體質量指數,建議維持在「微胖」的範圍。舉例來說,一位身高一百五十公分的老年男性,建議身體質量指數維持在二十六到二十八,是比較恰當的範圍。如果是有心血管疾病或是代謝疾病的患者,會建議指數再稍微低一些。許多長輩都會購買維他命來保養身體。維他命,有時也叫做維生素,是一群有機化合物。人體需要適當的維生素才能維持身體正常的生長及健康,但事實上,一般人只需要少量的維生素。當維生素不足時,可能會導致貧血、夜盲症等疾病。但若維生素太多,也會產生中毒現象,反而導致疾病發生,所以應適量攝取。銀髮好友在「哪裡」「很多人為了退休生活,都會認為要先預備好金錢,但卻忽略了老年生活要先找好老伴。」蔡佳芬說,根據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曾追蹤研究百名退休族多年後的生活狀況。其中對生活最感滿意的退休族,比起那些對退休生活感覺到不滿意的,朋友數目較高,約為十五名左右。研究人員因此得到一個重要結論:團體和情感方面的支援,是左右退休快樂與否的重要因素,影響程度更勝於金錢。如果已有很多親近的朋友、家人、鄰居,可以再加上認識更多不同領域的人,例如牧師、藝術家、槌球愛好者、慢跑團、早泳社等等。只要參加有意義的組織,就可以擴大生活圈,享受精采的老年生活。配偶未必是「好」老伴一般人常認為,「老伴、老伴,就是老了一起作伴」,但根據許多社會現象的分析,這個想法說不定是個迷思,與事實相去甚遠。「配偶,不見得是最好的人生伴侶;老伴一詞,或許不要局限於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蔡佳芬說,一旦把全部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待對方完全照自己意思,陪伴度過晚年生活,不但過度理想化,也把老年生命的「可能性」窄化了,反而對彼此形成沉重壓力。更別說,萬一其中一方先走了,留下的一方,恐怕不知該如何承受。很多性格不相投的夫妻,愈老愈不肯妥協。因此,她指的老伴,不一定是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作伴」的親朋好友。許多人不能把私密心事告訴配偶,卻能對好友暢所欲言。蔡佳芬舉例,風靡日本的吉澤久子女士在《一個人不老的生活方式》書裡,分享許多老年生活的觀念。她雖然獨居,身邊卻圍繞著許多朋友,有不少人來探訪她。蔡佳芬非常認同吉澤女士所言:「人際關係也是一種財產,心理健康的泉源。只要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獨自一人,也不見得會寂寞,生活一樣過得充實又愉快。」 前一篇文章 危機即轉機 建構豐富的病患人生 下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中醫教您養生抗衰老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3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2025.07.1104【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5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6【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7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08如是說2025.07.1009你知道幾種算盤?2025.07.1010走讀國立台灣博物館2025.07.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聊聊心裡事】 關係中的隱形陷阱:當溝通變成索討適度冷訓練 有益身心健康【營養專欄】 5大控脂對策,遠離高血脂!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 作者其他文章內湖健走教室 實踐預防醫學吃對碳水化合物飲食 全穀雜糧助健康長壽身障兒夏令營 學做自己的主人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