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珍妮佛
兒子前些日子跟一位昔日同事聚餐,事後跟我視訊分享過程,並且興奮地告訴我,這是他近日生活中感到最愉快的一件事。
兒子說他從接到邀約後就一路忐忑,因為兩人已近一年沒有聯繫,久未謀面卻突然被約見面,讓他有點怕。
除了因為有我這個做媽的曾經告知他許多自己過往的「不悅經驗」:失聯多年的高中同學突然來電敘舊,然後話鋒一轉,問起我是否需要保個長照險;還有過去職場的一位同事傳給我一份「國貿人才幹部培訓」簡章,在大學推廣中心負責招生工作的她,覺得這是很適合我的進修課程而大力鼓吹我參加,讓全職家庭主婦的我好傻眼。
兒子說他出門赴約之前,與他租屋同住的大兒子還提供了錦囊妙計:「絕對是直銷的,要找你去當下線小老鼠。你就先躲在角落裡觀察形勢,看他如果是西裝筆挺,業務員模樣地現身,就趕快打電話給他說臨時有事很抱歉,不然到時候要脫身就難了。」
或許就是太多的「危言聳聽」讓小兒子擔憂勝過歡喜地赴約,所幸結局非常圓滿,老同事並沒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單純就是想與兒子見面敘舊。兩人相談甚歡,聊了好多過往在公司裡的點滴八卦,讓這陣子因為疫情遇上工作瓶頸、生活苦悶的兒子直呼好開心!
看著兒子興致高昂的滔滔不絕,再思索起他轉述哥哥的教戰手冊,不禁讓我深思了起來。是不是自己給孩子們「防人之心不可無」的負面教材太多了,總是諄諄告誡他們江湖險惡、人心不古,要跟人家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會不會因為這樣,讓孩子們失去了單純天真的想法,甚至有可能因此錯過了一些正向美好的人生經歷?
長大了的我們很容易就成了「人性本惡」的信徒,總是無法相信人家的誠心誠意而習慣質疑對方是否居心叵測。
感謝兒子給我上了一課,儘管有過幾次令人尷尬的經驗,但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似乎也過於武斷,或許應該試著拿掉過多的戒心和防衛才是智舉;就如兒子所言:「還好我勇於『冒險犯難』,才能體會原來跟老朋友見個面聊聊天是這麼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