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程希望透過創作展「姿藝遨遊」,重現自己當年在京都觀賞佛像的感動,讓大眾也可以感受神佛藝術的美好氛圍。圖/文化局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因為前往日本旅行,而有緣看見京都佛像千變萬化的莊嚴姿態,讓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教師劉景程激發靈感,投入近兩年時間,完成八件數位雕塑作品,打造出耳目一新的數位創作展「姿藝遨遊」,以影片、互動裝置及3D列印等創新方式,來呈現神佛的千姿百態。
劉景程談到,一開始投入創作的起心動念,是源自於之前自己到京都造訪了三十三間堂,當時看到觀音菩薩等佛像的自若神情與姿態,而深深感受到佛教藝術的神聖氛圍,讓他忍不住在當下靜靜觀賞同件佛像雕塑許久,幾乎忘記了時間的存在。這樣的深刻感受亦觸發他回台後,開始了解佛像藝術的相關介紹,發現敦煌莫高窟壁畫與日本佛像也有相似之處,因而啟發創作靈感。
為此,他開始投入創作研究,結合創新的數位雕塑方式來作出多個雕塑模型,並調整雕塑細節與材質,並藉由3D列印、影片等方式,為帝釋天等每件數位雕塑作品,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優美姿態,呈現多元豐富的佛像神情與姿體語言,以符合其神佛的特性。
劉景程希望透過創作展「姿藝遨遊」,重現自己當年在京都觀賞佛像的感動,讓大眾也可以感受神佛藝術的美好氛圍,展覽即日起至八月十四日在台南新營文化中心意象廳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