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 15-14 )布農族與鄒族肖像圖錄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2.08.05 語音朗讀 20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布農族女性受漢人影響服飾之造型(側面)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布農族叼煙斗的男子(之二)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布農族叼煙斗的男子(之一) 布農族傳統工藝的風格水準與鄰近的泰雅族和鄒族相似,善製木工、竹工等,竹管可以製成竹筒、竹杯、煙斗等,細竹則能製成竹笛、煙管等。煙斗在許多原住民族群皆可看到,差異僅在於材質、裝飾紋樣與技法的不同。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阿里山鄒族纏頭巾的女子造型(側面)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布農族女性受漢人影響服飾之造型 布農族女性衣服受漢人影響,日常服飾以黑色、深藍為主,在胸前斜織色鮮圖豔的織紋,而服裝上的織紋較多用黃、紅、黑、紫四色交互搭配而成條紋。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 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 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 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 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 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戴耳飾的布農族女子造型 布農族耳飾男女有別,女子會用洋銀或黃銅做成釣勾狀,有時會再加上貝殼、玻璃珠串連。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阿里山鄒族纏頭巾的女子造型 傳統鄒族男子衣服的材料大多以皮革為主,女子衣服則大多以棉布、絲或綢緞裁製而成,此外,已婚的鄒族女子平時還會在頭上纏繞黑色頭巾,有時候更會插上植物作為裝飾,或是穿戴彩色毛線球頭飾,甚至是將長菸草插在頭巾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戴耳飾的布農族女子造型(側面)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阿里山鄒族纏頭巾的女子造型(側面)阿里山鄒族纏頭巾的女子造型傳統鄒族男子衣服的材料大多以皮革為主,女子衣服則大多以棉布、絲或綢緞裁製而成,此外,已婚的鄒族女子平時還會在頭上纏繞黑色頭巾,有時候更會插上植物作為裝飾,或是穿戴彩色毛線球頭飾,甚至是將長菸草插在頭巾上。布農族女性受漢人影響服飾之造型布農族女性衣服受漢人影響,日常服飾以黑色、深藍為主,在胸前斜織色鮮圖豔的織紋,而服裝上的織紋較多用黃、紅、黑、紫四色交互搭配而成條紋。布農族女性受漢人影響服飾之造型(側面)戴耳飾的布農族女子造型布農族耳飾男女有別,女子會用洋銀或黃銅做成釣勾狀,有時會再加上貝殼、玻璃珠串連。戴耳飾的布農族女子造型(側面)布農族叼煙斗的男子(之一)布農族傳統工藝的風格水準與鄰近的泰雅族和鄒族相似,善製木工、竹工等,竹管可以製成竹筒、竹杯、煙斗等,細竹則能製成竹笛、煙管等。煙斗在許多原住民族群皆可看到,差異僅在於材質、裝飾紋樣與技法的不同。布農族叼煙斗的男子(之二)(今日原住民肖像皆由森丑之助工作團隊於1910年代所拍攝)《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shu4364@ms62.hinet.net(02)2368-4364 前一篇文章 【大師身影】 在梵谷美術館親近梵谷 下一篇文章 【寬鼎畫語】 牛車歲月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