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9日下午2時42分焚風吹過,台東氣象站飆出1901年建站以來,4月最高溫攝氏38.2度,創新紀錄。台東氣象站說,焚風持續了一整天。以全國歷年4月溫度來看,台東昨天也擠上第2高溫席次,僅次於大武在2006年4月5日創下的38.6度最熱紀錄。
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焚風」,就是火一樣的風,是山區特有的天氣現象,在台灣有多種的名稱,如「火燒風」、「麒麟風」。為什麼山區會出現焚風呢?這是由於氣流越過高山,下沉現象後造成的。從氣象學上來說,某一團空氣從地面升到高空,每升高1000公尺,溫度平均要下降6.5℃;反之,當一團空氣從高空下沉到地面的時候,每下降1000公尺,溫度約平均升高6.5℃。
所以,當空氣從海拔4000至5000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時,溫度就會升高20℃以上,會使涼爽的氣候頓時熱起來。這就是產生「焚風」的原因。
會吃雪的風
不只台灣,世界很多山區都有「焚風」現象,以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美洲的洛磯山,原蘇聯的高加索最為有名。阿爾卑斯山脈在刮焚風的日子裏,白天溫度可突然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氣會變得像盛夏一樣,不僅熱,而且十分乾燥,經常發生火災。強烈的焚風吹起來,能使樹木的葉片焦枯,土地龜裂,造成嚴重旱災。
出現「焚風」也不一定是壞事,也能帶大自然益處。如北美的洛磯山,冬季積雪深厚,春天焚風一吹,積雪融化,大地長滿了茂盛的青草,為家畜提供了草場,因而當地人把它稱為「吃雪者」。程度較輕的焚風,能增高當地熱量,可以提早玉米和果樹的成熟期,所以原蘇聯高加索和塔什干綠洲的居民,乾脆把它叫做「玉蜀黍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