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曾博群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臨床心理師符力中表示,人們面對蜘蛛、蛇等特定物種,或骨頭、屍體等死後才會獲得的東西,容易感到毛骨悚然;鬼屋、鬼片便是善用這些因素,引發民眾的不安、害怕,可分別從生理與心理層面進行討論。
生理層面上,與大腦中的杏仁核有關;杏仁核體積不大,但對情緒反應十分重要,尤其是恐懼,當動物個體遭遇傷害性刺激,大腦杏仁核的特定區域會因而「學會害怕」,並產生恐懼的記憶。
心理層面上,人類會因為實際經驗,從別人的反應、提醒等因素,對特定物品產生制約而感到害怕;久而久之當人們進入到特定環境中,注意力會快速聚焦在環境中的各種線索,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快速因應各種不同的突發狀況。
無論是從未知的事情、物種感到不安,或因他人展現出不尋常的非語言行為模式、不正常的情緒反應;這些訊號對大腦來說是不可預測的,因此會活化我們的毛骨悚然檢測器,並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