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商號探險隊 找回古早味柑仔店

曾博群 |2022.08.01
1187觀看次
字級
「寶島商號探險隊」團隊與泉成行雜貨店老闆合照。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教育部青年署辦理「青年壯遊台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今年共有235組團隊青年,於暑期6至8月間走出戶外,感受故鄉之美,透過自己的步伐探訪及體驗台灣土地、環境、時代以及人文社會的狀況,以留下時代記憶。

入選今年計畫的「寶島商號探險隊」團隊,由20多歲的木藝助理師陳憫、唐卡畫師林慈君及藝術設計師林哲安組成。團隊感受到現今立基於效率、性價比與便利性的科技發展及消費文化正逐漸蠶食早些年代裡,日常生活中的濃厚人情味。

「寶島商號探險隊」團隊以恆春半島至今維持傳統樣貌的老字號雜貨店、接續傳統同時創新的雜貨店及主打懷舊風格的新興雜貨店(文創商店)做為此次壯遊探訪的目標,透過紀錄店與人的歷史及特色古早商品,期待讓大眾憶起童年熟悉。

「柑仔店」即早年的雜貨店俗稱,單只是透過台語唸出,親切感就油然而生。陳舊筆記本裡的手寫賒帳紀錄,證明人與人間看似被距離感淹沒的信任仍然存在;打烊後出現的敲門聲,顯示不同於機械化運營的真實溫度。

泉成行雜貨店老闆邊說邊展示有著「海口印記」的百年老桌故事。圖/教育部提供

實地走訪經營數十載的雜貨店,團隊捕捉許多人性溫暖的面貌,更強烈地感受到隱沒於都市水泥叢林後,藉由壯遊體驗的機會,大幅縮減了與長輩們之間的想像鴻溝。「我們和上一代或上上一代的長輩,距離其實沒有那麼遠。」陳憫表示,「能夠拉近世代之間的距離,是這次體驗最意外的收穫。」

「因區域不同,雜貨店們也有著各自的在地特色。」陳憫說,讓他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間位於港口附近、已傳四代的泉成行雜貨店,店內那張從清朝流傳至今已有150年歷史的肖楠老桌上,就有著來自海口的印記。

「因附近居民多以討海維生,交易的錢幣也因此沾染上魚腥味,而桌面上用作投幣、原先削得方正的『錢口』,時間一久,竟被循著魚腥而來的老鼠啃咬成橢圓形。」隨著探訪的腳步,團隊一一記錄下雜貨店老闆們分享的趣事,為這些發生在台灣一隅的小故事留下見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