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球經濟放緩、需求降溫,電子業資本支出下修或是建廠延後潮出籠,包括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記憶體大廠南亞科、砷化鎵龍頭廠穩懋,再加上面板廠友達、彩晶都修正資本支出,晶圓代工廠力積電則延後新廠投產,國際上,美光、SK海力士也有意放緩投資,修正潮可說是正式啟動。
台積電原先設定今年資本支出400億至44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不過在7月中旬的法說會上,表示在設備供應商晶片及零組件短缺,致使成熟製程、先進製程設備交期大幅拉長,所以有部分資本支出遞延到2023年,因此今年實際資本支出將落在先前目標的低檔,約400億美元,等於有40億美元將延後到明年。
南亞科原本2022年的資本支出為280億元,同樣因設備交期受影響,將縮減資本支出約10%左右,也就是約28億元;另外,國際大廠美光、SK海力士受消費市場終端需求轉弱,也釋出將減少在新廠與設備上的支出或考慮減少明年資本支出。
穩懋受到非蘋手機庫存嚴重衝擊,第3季恐旺季不旺,產能利用率將比上季的6成更低,並大砍年度資本支出逾3成,從原先120億元,下修至80億元。
面板廠部分,因應面板市況下行,中小尺寸面板廠彩晶率先於今年5月底的董事會決議,採行嚴控資本支出的保守謹慎策略,也就是緩原規畫170億元的新廠投資案,同時廢止原通過的加碼25億元買進中光電持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