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交通部及內政部昨日共同舉辦安全駕駛宣導記者會,交通部長王國材說,民眾要遵守「不超速、不逼車、不無照」三不原則,執法單位將強力取締。他說,針對這3項違規行為,交通部要修法加重處罰,現已送到立法院審議,修法通過後超速40公里以上就算是危險駕駛,無照駕駛、惡意逼車的罰鍰也將提高。
交通部統計,逼車、擋車近三年舉發件數呈現增加的情形,光是去年逼車及擋車事件總計就超過千件;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有1成6是無照駕駛,超速失控一年就帶走50多條人命,可見強化國人安全駕駛行為刻不容緩。
交通事故亡者 16%無照
王國材強調,過去超過最高速限60公里以上才算危險駕駛,交通部希望,透過下修到超速40公里以上就算危險駕駛,同時要將無照駕駛罰鍰上限從1萬2000元加重至2萬4000元,惡意逼車罰鍰上限從2萬4000元提高到3萬6000元,藉此徹底遏止民眾違法行為。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偕時代力量黨、國民黨議員參選人也在交通部外表達訴求,要求讓民間團體參與交通決策,並從制度面和工程面通盤檢討對機車、自行車和行人等弱勢用路人不友善之處。
機促會公關主任劉成謙說,交通部應正面回應民團在交通解嚴大遊行所提的五大訴求,除了蘇花改外更有南迴改等多條省道需還給機車行駛權益,《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9條也應該廢除,還給機車路權,同時廢除區間測速、並改善道路工程。
機車行駛內線 考慮酌情開放
劉成謙還表示,內線車道禁行機車導致機車要兩段式左轉,但待轉格的位置卻是交通事故的熱點,更被戲稱為「待撞區」;外線車道也要面臨公車、計程車、違停車輛的阻礙,甚至常有騎士被車門擊落,如不開放機車行駛內線道,這些事件就會不斷上演。
對此,王國材向機車族表示,過去對於機車路權上採取很多禁行機車的措施,台灣有1400萬輛機車,很多路段的機車通行量大於汽車,且外側車道常有公車停靠、臨時停車、貨車卸貨等狀況,會對外側車流造成干擾。如能改善動線、對機車族的安全有幫助,交通部正在考慮,酌予放寬內側車道讓機車行駛,讓路權鬆綁。
學者表示,政府應審慎評估並訂出標準,全面開放前應有試辦期來評估駕駛人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