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中文版紙本年底停刊 盼轉型公共網媒

 |2022.07.29
757觀看次
字級
「科學人」中文版雜誌年底將停刊。圖/取自王榮文臉書

【本報台北訊】發行屆滿20年的「科學人」中文版雜誌將和大眾說再見,發行人王榮文今天凌晨於臉書發文表示,「如果沒有奇蹟,『科學人』紙本雜誌年底停刊」。

王榮文表示,7年前「科學人」雜誌開始虧損,紙本訂戶和零售穩定下降,2年前意識到問題嚴重,訂戶已不足1萬,才發現不管怎麼努力促銷,優惠得到的新訂戶,永遠追不上流失的到期讀者。

王榮文指出,雜誌虧損不斷擴大,已到了公司不能負荷的地步。更令人洩氣的是,透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的善意,送給科教老師和全國醫護20年來累積的SA科學人中英對照知識庫,被使用的頻率和效益似也不高,「這相當程度的打擊了我的信心」。

王榮文表示,這2年他不斷思考要怎麼轉型創新才符合現代讀者的需求,「成為網路媒體嗎?要怎麼二次轉譯才能傳達科學人的實用性;辦科學營嗎?要怎麼取得企業贊助和小額捐款;科學人需要從營利事業轉成NPO,發展成公益網媒嗎?」

王榮文表示,每個新方向其實都代表新的人才技術和資金,也等於是新的創業。因此他宣告,「2002年3月創刊的SA科學人,將在2022年12月出刊第250期後不再印紙本。能否順利轉型為有能耐的公共網路媒體,期待這幾個月內出現奇蹟合夥人。」

根據「科學人」雜誌中文版官網,「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創刊於1845年,是全球科普雜誌第一品牌,並有多個語版,是最常被全球媒體、重要報告引用的科學雜誌,也是公認最能掌握全球科學發展趨勢的科普雜誌。遠流出版公司於2002年取得授權,開始發行中文版雜誌,曾多次獲得金鼎獎肯定。

「科學人」中文版除了授權文章翻譯之外,另製作延伸篇章,包括科學研究、科技政策專訪與報導、台灣科學家專欄、台灣在地生物紀實—生物手記、科學家特寫—聊聊科學人等專欄與專題,展現在地特色。

王榮文也轉述「科學人」中文版總編輯李家維的想法,李家維認為,「科學人」的翻譯授權無比重要,因網路真真假假的內容太多,有177年歷史的「科學人」編輯部替大家把關世界最前沿的科研品質,目前台灣還做不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