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阿公意志 24歲青農吳家榮不怕苦

 |2022.07.29
2716觀看次
字級
24歲青農吳家榮(右)承接阿公、阿媽務農人生,青農楊靜瑀(左)說,植物的反饋是職場沒有的感動。圖/林佩均

【本報台中訊】愈來愈多年輕人拿起鋤頭、揮汗日下,24歲青農吳家榮想承接阿公、阿媽務農人生,高中、大學就讀農業科系,去年底挑大樑獨自栽種辣椒、秋葵,好產品卻難覓通路,他報名參加「台中市青年農民輔導計畫」,希望增眼界與歷練,種出一片好田,以慰阿公在天之靈。

台中市農業局推出「台中市青年農民輔導計畫」,28日在市府陽明市政大樓開課,共14位青農入選,除持續推動智慧科技農業課程,還增加小農品牌規劃及農產品陳列實作,盼幫助更多青農,為台中市農業帶來新契機。

青農吳家榮是「隔代種田」,父母親反對他務農,但他認為,自家有田,阿公逝世後單靠八旬阿媽下田太辛苦,去年大學畢業,從小習慣在田中幫忙,索性自己一肩扛起,栽種辣椒、秋葵等,有聲有色。

台中市農業局青農培訓複審選出14名優秀青年農民,安排智慧科技農業課程、小農品牌規劃及農產品陳列實作,幫助更多青農圓夢。圖/林佩均

「種得好,但不懂行銷也嘸用!」吳家榮有感,他可產4、50公斤的辣椒,但傳統市場家庭主婦採買量少,若批給料理工廠,又無法達到一次1、200公斤的量,產量卡在「不大不小」,決定報名青農課程,學習銷售方法,並改種其他高單價、產量適中的哈密瓜、香瓜等作物。

原從事服務業的楊靜瑀,婚後「嫁雞隨雞」跟著夫家務農,40歲轉型為青農。楊擅長帶入服務業的精神,網路分享栽種歷程,苦瓜價格差,訂單來「就多送2顆給老顧客品嘗」,穩守住鐵粉,更成功吸引新客源。

楊靜瑀坦言,自己半路從農,沒有相關農務背景,執行起來雖然吃力,但從中體驗到「做中學,學中做」,植物的反饋是職場沒有的感動,她報名青農課程,想更了解農業與植栽。

農業局表示,青農培訓複審選出14名優秀青年農民,培訓期程即日起至10月進行120小時農業基礎課程與120小時農場實務見習,完成2階段培訓後,給予學員6萬元培訓津貼。

示意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