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動動腦】微量元素的魔法

文/吳娟瑜 |2022.07.20
941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吳娟瑜

「孩子的微量元素夠嗎?」我問玉珊,她一臉茫然地說:「聽都沒聽過!」當場我請「幸福導師班」學員拿出手機Google「微量元素」。

仔細一瞧,玉珊唸著:「鍺、錳、鋅、鉀、鈉、硒、鉻、鉬、鎂……」,她說:「不懂!不懂!」

原來她和老公都是忙碌的上班族,為了節省時間,往往從安親班接到女兒和兒子,回家路上就順便買自助餐當晚餐。等孩子吃飽就緊盯他們做功課、洗澡、整理書包、上床睡覺。

接著,老公洗碗、倒垃圾,玉珊洗衣、晾衣,「每天能十一點前上床睡覺就不錯了,哪能管到什麼微量元素。」玉珊無可奈何地說,一旁幾位家長也心有戚戚焉地點頭如搗蒜。

可是看著兒子長得瘦小,睡覺品質不佳,還出現咬指甲情形,她下定決心追根究柢,尤其看到「小孩體內缺乏微量元素,例如缺鋅、缺鈣、缺鐵,容易出現異食癖,比如啃指甲……」

「異食癖」?「啃指甲」?玉珊嚇到了,自助餐的菜通常是固定的炒高麗菜、紅蘿蔔炒蛋、肉片、滷蛋,很少想到吃鉻(花椰菜等)、銅(大麥、腰果、葵花籽等)、鐵(核桃、菠菜等)、錳(糙米、黑巧克力等)、鉬(豌豆、堅果等)、硒(蛋黃等)、鋅(燕麥等)、鎂(南瓜、牛蒡、胡桃等)。

「從內而外,從營養均衡到改善行為習慣,這是一條可行之路。」我鼓勵玉珊告訴老公這方面資訊,兩人一起協助孩子儘早補足微量元素,一定有助於身心健全發展。



大人偏食?

另一個家庭則是大人偏食,孩子有樣學樣,導致食欲不佳、精神不濟。

豪傑不愛吃水果,嫌剝橘子、切柳丁麻煩,蔬菜也只挑絲瓜、四季豆,一般葉菜類幾乎不碰。「連一根香蕉、一顆蘋果、一口芭樂,你也不吃嗎?」我問豪傑,他搖搖頭。看他個頭魁梧,沒想到是嚴重偏食者。他說:「從小媽媽打精力湯,我至少還可以補足,可是現在小家庭,老婆是財務主管,我是業務經理,忙得管不了那麼多,結果女兒學我,這個不吃、那個不吃……」

豪傑說:「家裡還有個讀幼稚園的兒子,我在飲食上不能再打馬虎眼,我開始認真吃蔬菜水果了。有時老婆準備了五顏六色的水果盤,我們邊看電視,邊有說有笑地吃,小孩很快就靠過來。」

最近疫情吃緊,豪傑和老婆也注意到「植化素」(存在植物內的天然化學成分。β-胡蘿蔔素就是其中之一,這些植物的免疫系統蔬菜和水果,例如:番茄、洋蔥、大蒜、檸檬、海藻、山藥、秋葵、蕈菇類等),可以讓孩子免疫力更強。

「哈!人家是為母則強,我是為父則強,不但改掉偏食習慣,還讓孩子看到我會吃蔬菜水果。」



生活魔術師

忙碌的父母有的以每天一顆綜合維他命讓孩子補充營養,時間充裕的父母則每天安排多變化的食物,讓孩子求學階段有腦力和體力。

補充微量元素的祕訣,可以以一周為單位,盡量吃不同食物。建議在冰箱上貼一張微量元素表,買菜的時候絕不重覆上次類似的菜。

這些食物烹調過程也不需要大費周章,在瓦斯爐上蒸、炒、水煮之外,也可以利用烤箱、微波爐、氣炸鍋等快速完成;還有,超市也有健康美味的熟食品,在很短時間內,一樣可以讓孩子吃到充足的微量元素。

現代父母像是生活的魔術師,除了心靈上滿足孩子需要的愛,還可以加上生理上愛的能量,全家健健康康,何樂而不為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