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追隨

星雲大師 |2022.07.15
4183觀看次
字級
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社會上,德高望重、才學兼備的人,經常是大眾追隨的對象。「追隨」以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我追隨善知識、追隨一位長官,甚至追隨我的一位同學、一位朋友。

人生在世,不能單獨存在,也不能靠自己單打獨鬥而成功,一定要靠因緣際會,所以人與人之間,有時是別人來追隨我,有時候我也去追隨別人,大家隨情況而定。你有條件,我追隨你,我有辦法,你追隨我,追隨來、追隨去,人之常情,不足為奇。問題是,在我們追隨了對方以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我追隨一位政治家,必定要搞政治,我追隨一位軍事家,必定會參與戰鬥,我追隨一位旅行家,就要跟他出外旅遊,我追隨佛菩薩,我就只有學佛做佛教徒了。

圖╱資料照片

人要有對象可以追隨,才有機會學習、成長,那麼我們應該追隨什麼人呢?

一、追隨親族長輩:中國人都主張敬老尊賢,如果自己的親族長輩你都不尊敬,「目中無人」是會被人看不起的。漢高祖的兒子劉盈,所以取得王位,就是因為聽從參謀人員的建議,經常訪問「商山四皓」,讓漢高祖感動,覺得兒子懂得親近四老賢人,因此立為太子。年輕的子弟,懂得尊敬長上,確實會增加自己的品德,也容易為人所接受。

二、追隨仁德聖賢:人不能不崇拜偶像,所謂「見賢思齊」,如果追隨善良、仁德的人,必然有善良、仁德之心,此即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來多少人萬里投師,就是為了找一位自己心儀的善知識,做為學習的榜樣。一個年輕的學者,如果心目之中都沒有聖賢,都沒有崇拜的偶像,則此人必然目空一切、桀驁不遜,如此想要謙恭有禮,虛心好學,將來能有所成,此實難矣!

圖╱新華社

三、追隨有識學者:兒女要依賴父母,學生要依靠師長,年輕人的前途,要靠有識之士的提攜。因此聰明的父母,不但為兒女找尋好的朋友讓他結交,甚至要幫他找個有識之士,跟其學習,必能受益。《四十二章經》說:我們跟五百個人布施結緣,不如和一個有學問的人親近,對五百個有學問的人恭敬布施,不如和一個有思想、有實踐的聖賢來往。由此可見,吾人在成長過程中,要靠大善知識給予教導、指示。所謂「明師難遇」,過去的年輕人,遇到一位有識之士,追隨其右,一學就是十年、二十年,數十寒暑不離師門,最後終有所成。慧遠大師在廬山三十年,多少學者聚集;慧忠國師在南陽四十年,多少學人參訪。追隨有道之士,不計時間長短。

四、追隨權勢富貴:有的人不追隨聖賢,也不追求自己的理想,只是心外求法,追隨榮華富貴。貪戀榮華富貴的人,在有錢人前面,只會感到自己卑下,在有權人面前,也會感到自己微小,所以益發羨慕權勢、富貴,到最後被權勢、富貴牽著鼻子走,找不到自己。所以,吾人能追隨聖賢、善知識最好,不能的話,也得要追隨自己的良心、自己的理想!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人間萬事》

圖╱資料照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