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游泳池》
◎作者/安寧達 ◎譯者/馮燕珠
◎出版社/木馬文化
圖/木馬文化授權提供
圖/木馬文化授權提供
文/I'm check雀可
台灣素有水果王國之稱,一年四季都有當季時令的美味水果可以享用,你最喜歡什麼水果呢?對我來說,炎炎夏日最享受的,莫過於捧著一片冰涼西瓜,大口大口吃下肚了。早在三國時,曹丕就曾在文章提過:「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看來夏天吃冰鎮過的瓜果,是流傳已久的夏季消暑樂事!而且西瓜味甜多汁,冰鎮過後更是沁涼消暑,真是吃再多也不會膩的好選擇。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本《西瓜游泳池》就是以西瓜為主題的繪本故事。
故事畫面充滿了奇幻的想像力,一開始就帶我們進入一個放大燈的世界,這裡的西瓜是巨無霸,像露天游泳池一樣大,只要夏天一到,所有的孩子都穿著泳衣、拿著游泳圈,紛紛衝出家門,往西瓜游泳池集合。
首先要手腳並用的爬上長梯,再踩在西瓜綿密冰涼的果肉上,發出「唰!唰!唰!」的聲音。有的人則把高高的瓜藤當成跳台,「撲通!」一聲的跳進泳池裡,大家都愉快的在冰涼的西瓜游泳池中玩耍,西瓜的果肉還可以挖成一塊塊的蓋城堡,也可以當成武器互砸,黏膩又痛快!充滿想像力的畫面,讓西瓜游泳池成為充滿歡笑的夏日樂園。
在閱讀這本韓國作家安寧達創作的《西瓜游泳池》的同時,也讓我想到日本藝術家田中達也的微型展。兩個人同樣從日常中提取創作元素,運用放大/縮小的概念,馳騁創意的想像,這也是本書的趣味所在。
台灣的繪本評論家賴嘉綾曾說:「在繁體中文的繪本中,很難避開以獲取知識為出發點的繪本。」而這本《西瓜游泳池》就是她選出的十本「沒有目的」的創作之一。這個評論,讓我想到一則「葫蘆瓜」的故事。
戰國時期,莊子與惠施這兩大哲學家曾經針對葫蘆瓜的「有用/無用」進行論辯。惠施曾經砸毀一顆五石大的葫蘆瓜,因為它拿來裝水太重會裂開,剖開變成水瓢又太大,實在沒什麼用處,所以最後乾脆砸壞丟了!莊子聽了卻反問,這葫蘆瓜怎不把它繫在身上當腰舟(浮板),乘著它雲遊四海豈不是很剛好嗎?
我想,一個事物的有用無用,不能就單一價值去評斷。就像繪本,如果把它視作知識的載體,而不是個藝術作品的話,或許會一味評斷它承載的內容正不正確,而少了欣賞創作中充滿想像的趣味!那麼,也許這本書就不會誕生了,畢竟,西瓜怎麼可能變成人類的游泳池呢?有時候我們不妨用童趣的眼光看世界,馳騁自己的想像力,說不定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模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