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林內芋頭今年受疫情衝擊,供過於求,為帶動買氣及因應暑期旅遊需求,林內教芋部八月啟動芋頭教學體驗營。圖/陳苡葳
林內教芋部呷冰店的「芋頭綜合冰」,是夏季限定冰品,也是店內招牌商品。
【本報雲林訊】雲林林內芋頭為大甲芋頭作嫁多年,七年前正名「林內芋」,因水質、土壤等優勢生長條件,一年四季均能產出質優芋頭,不過今年疫情衝擊甚巨,供過於求,產地批發價比去年同期微跌。為帶動買氣及因應暑期旅遊需求,林內教芋部八月啟動芋頭教學體驗營,帶民眾下田深度認識芋頭。
陳姓鄉民種植面積逾一公頃芋田,他說,現值夏季,較易遇到蟲害,因此損壞率高,主要產量集中在冬季;今年疫情雖沒有三級警戒,但民眾為防疫不敢出門,需求減少,芋頭出現滯銷,目前供貨以加工業者或冰店為主。
產銷班長張惠勝說,往年產地批發價最佳可達每台斤三十元,不過今年疫情影響很大,價格比去年同期下跌,目前每台斤八至十四元左右。
為帶動買氣,專推食農教育的林內教芋部計畫在八月啟動「一日芋農」教學體驗營,親子、個人或團體均可報名,活動包括:下田採芋頭、割除增生苗、接種芋苗、品嘗新鮮手作芋冰等。
林內教芋部長林建安說,接種芋苗是今年推出的新體驗,因增生苗會與主要芋頭搶養分,因此必須剔除,而除掉的苗,過去農民會直接置於田中當肥料,體驗則會教導民眾移植,利用土壤或水耕帶回家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