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人間】隨俗也無妨

文/卜安慧 |2022.07.12
652觀看次
字級

文/卜安慧

友人自嘲是獨居老人,住處離最近的市集騎車要半個鐘頭,所以輕易不下山。但因本性好靜,長年深居簡出恰適其意,倒也不覺如何難過。

端午過後兩日,才記得問她吃過粽子沒?回訊道:「好久沒隨俗跟風了。」我自己倒很喜歡隨俗跟風,包括二十四節氣,雨水、清明、芒種、寒露……光念著都覺得很有滋味。

其實古代寺院除了注重佛教節日,如佛誕節要準備黑飯(與桐葉或南燭葉同煮,成黑色,又稱桐飯),盂蘭盆會諷經施食,佛成道日煮時稱紅糟的五味粥;也不忽略民俗節日,包括:正月跟信徒及諸山友寺賀歲,端午點菖蒲茶,十一月冬至辦「糍果」(糕餅)。「點」就是煮或泡。無著道忠《禪林象器箋》解釋說:端午節一般人飲菖蒲酒,在禪門雖依循世禮,但以茶代酒。

端午節在集眾喝菖蒲茶之外,住持禪師也會上堂開示。這樣的民俗節日說何等法?白雲山海會法演禪師講故事:「昔有秀才造無鬼論,文章寫畢才放筆,就有鬼現身問秀才,你說沒有鬼,那我呢?」靜默一會兒,說:「若當時是我見了,就以手作鶉鳩嘴,向他說『谷谷孤』。」呵呵,原來鬼與鶉鳩沒兩樣,都是眾生之一。

不僅端午喝菖蒲茶,在習俗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的重陽節,禪門也順俗,不過是喝茱萸茶。菖蒲茶至少有助眠安神的功用,茱萸茶則是苦澀難喝:「展眉人少皺眉多」,難怪《象器箋》說只有禪門才喝茱萸茶。

既苦澀,為何以茱萸茶為應節茶品?南堂欲禪師說:「滿泛茱萸茶,何用菊華酒?畢竟醉兀兀,不似長醒醒。」醇酒迷人,苦茶醒腦,端看自己如何抉擇,隨不隨俗其實還真無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