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純綉
因有諸多瑣事在身,覺得步調過於匆忙緊迫,心想今天到學校說完故事之後,將和校方告假,暫停當說故事媽媽。
今天介紹的是《等待》這本繪本,說完之後,我詢問孩子們是否願意分享自己的等待,有等待生日到來的,等待過年的,等待旅行的……發言頗為踴躍,最後,一個小女孩舉手了,她兩頰通紅,顯得很緊張,聲音細小的說:「我等待妳為我說故事。」童言童語,赤子情懷,霎時讓我心頭熱烘烘的,繼而產生汩汩的能量與元氣。
忙,算什麼呢?能夠忙碌表示自己身體好,能力夠,是好事呀!再說怎麼可以辜負孩子的殷殷期待呢?踏出教室,我決定繼續為孩子說故事。
多年前因病得手術,一向懦弱的我心情非常沮喪,手術前一日住進醫院,簡直寢食難安。次日在病房等待進手術房的時間更是煎熬,還想臨陣脫逃!
母親打電話來,她聲音宏亮,信心滿滿地對我說:「妳安心啦,我和觀音娘娘、土地公、五穀大帝都說好了,他們通通答應保佑妳平安無事。」
放下電話,我想哭又想笑,母親哪有什麼「超能力」或「神通」本領呢?堅定的語氣,直白的言詞,不就是慈母的切切心意嗎?我不是該堅強勇敢,讓母親放心嗎?心念一轉,焦躁、罣礙、惶恐一一沉澱,取而代之的是平心靜氣。
我喜歡寫作與投稿,有一陣子屢投屢退,心情很是沮喪,不適合寫作嗎?能力不夠嗎?要繼續寫嗎?負面的情緒奔竄於心。
一天,剛好看到電視訪問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主持人提問對方如何面對挫折,他回答:「告訴自己再試試看,絕不放棄。」簡單的話語,讓我撥雲見日,又興致勃勃地搖起筆桿。
言語是心念的投射,對聽者而言更可能是奮發鼓舞的力量,「福從口出」,不容小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