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永續飲食 宜花東原鄉市集 陳玲芳 |2022.07.10 語音朗讀 11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農糧署東區分署徐輝妃分署長,特別蒞臨市集現場,勉勵北上的原民農友。圖/綠媒體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在疫情蔓延的時代,人們更加重視「食」的安全;尤其在氣候變遷影響下,愈來愈多人意識到,有機友善農業以及「地產地銷」,是降低碳排放、改善地球環境的可能解方。 「宜花東原鄉市集」邀請民眾前來認識部落友善耕作農友與綠色職人,採購安心食材及環保循環商品,一起從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飲食」與「食農教育」。由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總署及東區分署輔導花蓮市農會辦理之「宜花東原鄉市集」,今年暑假帶領20組宜花東原住民有機友善農友北上,攜著近百樣部落特色農產,進軍新北新都心「新店小碧潭」IKEA宜家家居。並偕同「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農友,共同以「旭出.山與海的原鄉饗宴」為題,期盼在大疫之年種出的永續成果,能像海平面上的旭日初昇,帶給都市的消費者身心滋潤。與會貴賓與原住民農友,記者會後大合照。圖/綠媒體提供農糧署東區分署分署長徐輝妃,特地從東部北上,勉勵原住民農友們。她表示,宜花東有機耕作面積占全台四成,是相當難得的豐盛土地能量,許多相關研究直指,「泛有機」農法能有效恢復環境和土壤健康、提高農作物韌性,讓農業生產得以永續經營;以身體健康層面來看,有機作物的農藥、抗生素等有害物質含量確實較慣行作物低,有益成分如具抗氧化物質、維生素等,則相對較高。 而「食在地」、「從產地到餐桌」等概念更是風起雲湧,尤其2022年4月《食農教育法》正式三讀通過,支持國產農產品、響應食農教育的觀念,從民間團體的推動,進展到公部門運行,甚至擴及全國教育機關的實踐。除了學校教育,一般民眾如何將「食農教育」更融入生活?徐輝妃說,市集走踏,即是親近食農議題的第一步。本次「宜花東原鄉市集」為《食農教育法》通過後,首次舉辦的原住民主題有機市集,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走入IKEA新店店市集現場,認識當季作物;也可以和現場原住民攤友聊天,向他們學習對於食物資源的珍惜與善用。現場來自花東的農友,熱情向民眾介紹自家有機米。圖/綠媒體提供 前一篇文章 逾7成父母假性陪伴 陳品皓:「心到」更重要 下一篇文章 腐皮海苔煎米餅 老少咸宜人人愛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3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4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5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6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7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8【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9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10【海闊天空】濟州島旅記 解鎖美景美食2025.11.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暖身加收操 避免天冷運動傷害小雪時節避風防寒 黑色食物溫補養腎5天然護胃食材 緩解胃脹、胃痛壓力大蕁麻疹易上身 改善飲食作息防發作少糖多運動 穩定睪固酮改善疲態多吃蔬食少糖少油炸 營養均衡啟動代謝力 作者其他文章小雪時節避風防寒 黑色食物溫補養腎少糖多運動 穩定睪固酮改善疲態守護偏鄉 台東早產兒日點燈寒士吃飽30 楊婷婭籲助弱勢罕病病友創作 綻放希望大稻埕走秀 視障者展現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