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H之父徐明義出書 籲讓已婚者「想生能生」

陳玲芳 |2022.07.10
1427觀看次
字級
台灣生殖醫學領域權威徐明義(中)日前新書發表會上,產官學界代表與多位藝人都出席推薦、分享經驗。圖/時報出版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AMH之父徐明義,日前出版新書《輕鬆自在 凍齡懷孕:想孕、不孕、懷孕》,書中記錄其30多年的臨床經驗,少子化、凍卵、高齡懷孕及試管嬰兒等有關生殖醫學的知識,全都收錄其中。

師承美國試管嬰兒之父Dr.Jones,現任華育婦產科暨生殖中心院長徐明義表示,女性的生殖能力,與卵巢功能緊密相關,不過年輕時沒有求子的壓力,本來35歲想當頂客族,45歲卻萌生「想生」的念頭,但此時卵子的庫存量卻少得難以懷孕,卵巢中的卵子隨年齡增加而急速減少,不但數量少,品質也不如年輕時期,「於是,我們看到愈來愈多的已婚不孕者」。

「寶寶的降臨,可以改變一個家的氣氛,有時像春風拂面,有時像炙熱太陽,家庭開始有了四季。」徐明義說,家庭有了小孩,就有了新的核心,家庭的氣氛改變了,升格為人父母後,心智也會提升,對人生未來規畫及期望也會改變,這應是善的循環。但求子之路,有很多人不得其門而入,錯失良機。

行政單位及保險機關,目前仍然認為「不孕症」不會影響個人健康,不屬於疾病的範圍。這種觀念,讓不孕症夫妻在治療和保險的社會補助方面非常弱勢,不孕症治療甚至無法抵扣年度所得的醫療費用,徐明義直言「這是極其不合理的現象」;他強調,不孕症治療不但是解決國家「少子化」的關鍵,更是家庭與夫妻和諧的良藥。

他指出,國家對女性生育力的教育觀念,並未好好落實,女性不清楚自己的生殖能力,所以不知道「錯過時機」會導致不孕,其中也有婦科方面疾病造成的不孕,而近年來,臨床經驗甚至發現,男性不孕症,也在逐漸增加中。

政府的育嬰補助是後端,許多政策針對已經孕育小孩的家庭,提出多項育嬰假、育嬰津貼、學習補助等等,但卻忽略有一群人「想生,卻生不出來」,這群人因各種因素無法順利懷孕,需要不孕症治療;雖然台灣的不孕症治療,與世界各國相較之下,「成功率更高」且「更便宜」,但是沒有納入醫療保險,因此所費不貲,讓有些家庭望之卻步。去年4月,他受邀參與立法院公聽會提出「試管嬰兒補助」主張,也慶幸這項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已在同年7月上路。

多位曾受幫助的寶媽、寶爸及寶寶,也到徐明義新書發表會現場,分享他們從不孕到懷孕生子的溫馨故事 。圖/時報出版提供

2025年,台灣將是「世界第一老」的國家,65歲以上人口超過15%。社會一味地追求延壽,台灣醫療又是世界第一好,國家有健保制度,保險公司疾病保險亦多又齊全,高齡化已屬不可逆。目前絕大多數健檢項目中,仍不見針對女性生育力的檢查,更不見對生育檢查上的減免或補助,徐明義呼籲政府,應重視生殖醫療,重視少子化,讓已婚家庭「想生能生」,民間企業在強調 ESG(環境社會與企業治理)或 CSR(取之社會,用之社會)時,也能將「保持員工生殖力」納入檢核項目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