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食物VS防癌食物 你最常吃哪一種?

陳玲芳 |2022.07.08
1165觀看次
字級
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以及含類胡蘿蔔素的紅蘿蔔,以及富含茄紅素的番茄,都是極具代表性的防癌蔬菜 。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癌症,已蟬聯40年台灣十大死因之首。營養師表示,癌症其實是可以預防及避免的,所謂「病從口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從飲食方面加以控制,同時改善生活習慣,降低慢性病發生風險。由於乳癌是女性癌症罹患率第一名,根據國健署統計,每天約有31位女性被確診乳癌,怎麼做可以預防乳癌發生?營養師建議「5避開、5多吃」。

營養師高敏敏說,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佳,因此常靠「吃大餐」或燒烤、油炸、甜食來刺激味蕾,日積月累,導致發生癌症的機率也愈來愈高,甚至高居國內死因首位。癌症,又稱惡性腫瘤,是人體內一些突變細胞不正常的增殖,而癌細胞繁殖速度非常快,且具有高度侵犯性及轉移性,所以導致器官病變、功能喪失乃至死亡。

儘管你我都明白,飲食均衡、作息正常、規律運動,皆與健康息息相關,卻有不少人「知道,卻做不到」。其實,想要有健康的身體,就得懂得「趨吉避凶」、避開危險因子。除了節制口腹之慾,不妨從日常生活中好好反思、檢討「罹癌食物」與「防癌食物」,你最常吃哪一種?

罹癌食物 三思而後食

高敏敏歸納8種「罹癌食物」,提醒大家「三思」而後「食」。

1.燒烤物:肉類經高溫燒烤,會產生癌物質,如異環胺,增加罹癌風險。
2.油炸物:易有環狀芳香烴化合物,可能導致大腸直腸癌。
3.高脂肪食物:易滋養癌細胞,除了癌症之外,也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等風險。
4.發霉、受汙染食材:如黃麴毒素,是強烈致癌物,容易傷腎、傷肝。
5.醃漬、煙燻食物:鹽漬食物易產生「二甲基亞硝酸鹽」,煙燻易產生「苯並芘」,皆屬致癌物。
6.加工肉類 :加工肉屬一級致癌物,大多會添加「亞硝酸鹽」,可能導致罹患大腸癌風險。
7.檳榔:檳榔子,是第一類致癌物,常食用會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造成口腔癌。
8.酒精:飲酒所產生的乙醛,屬於一級致癌物,易引起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等。

圖/高敏敏營養師提供

防癌食物 三餐別忘它

她也歸納8種「防癌食物」,建議大家「三餐」別忘「它」。

1.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富含吲哚indole,為防癌物質。
2.蘋果:槲皮素、纖維等,幫助降低腫瘤風險。
3.櫻桃:花青素、維生素C,可降低癌症機率。
4.蔓越莓:含有莓果多酚等抗氧化物,有助防癌。
5.葡萄:白藜蘆醇,可減緩癌細胞生長、抑制腫瘤。
6.紅蘿蔔:類胡蘿蔔素,能幫助抗癌。
7.番茄:茄紅素,能預防腫瘤、阻止癌細胞增殖。
8.堅果核桃:不飽和脂肪酸,可減緩癌症延展速度。

5「避開」與5「多吃」

「5避開」包括1.肥胖:肥胖是乳癌的危險因子 建議平時將BMI控制在<27以內。
2.高油飲食:飽和脂肪酸高的食物容易促進荷爾蒙分泌、誘發身體發炎,增加乳癌風險。
3.高溫烹煮的烹調方式:如油炸、大火炒等,會造成自由基過多,增加細胞病變機率。
4.酗酒、抽菸:研究證實過量酒精、抽菸,會提高乳癌罹患率。
5.塑膠製品:遠離環境荷爾蒙,塑膠杯、塑膠袋使用要注意,避免干擾身體荷爾蒙運作。

營養師主張的「5多吃」包括「選對好油」,建議烹調用油使用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苦茶油、亞麻籽油等。圖/pexels

「5多吃」
包括1.優質蛋白質食物:如大豆類製品,可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
2.多攝取十字花科食物:例如高麗菜、花椰菜、小白菜、白蘿蔔等,可減少自由基,降低乳癌發生。
3.高纖食物: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油脂代謝,建議吃糙米、薏仁、燕麥、地瓜葉、黑木耳、菇類等。
4.每天適量豆類製品:如豆腐、豆漿、豆干等,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有助預防乳癌。
5.選對好油:建議烹調用油使用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苦茶油、亞麻籽油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