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婦女 繡出南迴LV包

 |2022.07.08
2206觀看次
字級
笆札筏布工坊經理王曉彤,讓部落失業婦女,有了就業養家的機會。圖/王曉彤提供

【本報台東訊】台東縣大武鄉排灣族大鳥部落,有一間不到20坪且不起眼的老房子,裡頭4名部落婦女搖身一變,成為真正的設計師,將排灣族圖騰結合時尚流行,刺繡出一件件精美實用,又有故事的包包,深受不少民眾喜愛,連公家機關也下單,成為台東頗具知名的「笆札筏(Pacavalj)布工坊」,顧客譽為「南迴線上的LV包」。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大鳥部落,隔年政府推動各項重建計畫,其中包含的勞委會培力計畫,讓部落族人學得一技之長後自力更生,誕生成立了「笆札筏(Pacavalj)布工坊」;從一開始的刺繡編織,到後來發展成為專屬的精品品牌包包,產品受到市場注目,知名度愈來愈響亮。

笆札筏(Pacavalj)布工坊」的設計包,將排灣族圖騰結合時尚流行,被民眾譽為「南迴線上的LV包」。圖/取自芭札筏布工坊臉書

失業婦女變設計師 成功翻身

48歲的笆札筏布工坊經理王曉彤讓部落許多中年失業婦女,有了就業養家的機會,成為「部落女力」的重要推手;她說,希望讓部落婦女有重新發展的機會。

工坊內4位婦女從最基礎的打板、設計、剪裁到縫紉學習,累積了超過10年的經驗,如今每一個人都能獨當一面;無論是手提包、錢包,還是旅行背包,都獨具特色,尤其排灣族圖騰元素,融入在包包裡,讓平凡不過的包包,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想要市場接受,就必須建立自己的創作品牌。」王曉彤說,她們在原住民市場作出區隔,充分發揮創意,製作出和市場不同的包包,成為特有品牌,很多顧客稱它們為「南迴線上的LV包」。

但工坊產品有了名氣,卻沒有專屬的包裝袋,一度在行銷市場上碰上挑戰,也讓工坊決定設計專屬的包裝袋;兼顧美觀,又要實用,最後以大鳥村當地圖騰作為包裝袋的logo商標,加上包裝袋外觀全用黑色系,凸顯logo的鮮豔色調,外觀簡約,又有時尚感,獲得大家喜愛。

過去笆札筏工坊大多接私人企業、公部門及學校的訂單,主要作為伴手禮,有時訂單量太大,讓員工們得日以繼夜加班趕工,削減創意性;工坊改變策略,以客製化為主,產量從過去一年幾千件,縮小為幾百件,讓產品更顯精緻與多樣,送到顧客手上的均是精品。

「笆札筏(Pacavalj)布工坊」的設計包,將排灣族圖騰結合時尚流行,被民眾譽為「南迴線上的LV包」。圖/尤聰光「

贈送全台最貴書包 可保固9年

有許多學校搶購買笆札筏布工坊設計的書包,送幼兒園新生當書包,因為可保固9年,遊客也非常喜歡搶著購買,訂單可以排到一年後。

「這是最貴的書包。」台東縣達仁鄉古姓婦女說,她3個小孩入學後都收到學校贈送充滿排灣族風的書包,一般書包都是幾百元,這個書包免費,還有保固,破了可回去修補。

王曉彤表示,笆札筏布工坊除販售傳統包給遊客,還以優惠價格嘉惠部落小學,手工便當袋加上手工書包,原本一組要價新台幣4000元,布工坊以1000元價格賣給學校。她指出,學校運用教育部補助款購買給新生當作入學禮,小朋友在幼稚園入學時免費獲得1個餐袋及書包,幼稚園3年再加上小學6年、總共9年期間,全部保固。

目前南迴公路沿線有背這款書包或餐袋的學校,有安朔國小、新化國小、大武國小及大鳥國小共72名學生;至於工作坊的遊客訂單,也排到明年初。

台東縣大武鄉排灣族大鳥部落,4名部落婦女成為真正的設計師,將排灣族圖騰結合時尚流行,刺繡出一件件精美實用,又有故事的包包,成為台東頗具知名的「笆札筏(Pacavalj)布工坊」,顧客譽為「南迴線上的LV包」。圖/台東觀光旅遊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