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死因癌症居首40年 肺癌蟬聯癌王12年 陳玲芳 |2022.06.30 語音朗讀 10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十大死因中,以癌症致死人數最多,逾5萬人,占總死亡人數28%,其中最致命的肺癌,連續12年蟬聯致死人數榜首。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今(30)日公布2021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癌症連續40年蟬聯國人死因之首,去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56人。癌症時鐘較2020年10分30秒快轉20秒,主因是疫情期間,國人減少外出,影響定期就診,導致病情加重。其中最致命的肺癌,連續12年蟬聯致死人數榜首。 衛福部統計處今天公布,2021年死亡人數有18萬4172人,較2020年增加1萬1105人死亡,人口年齡主要分布在65歲以上。新冠病毒確診死因排名第19名(死亡人數896人),死亡年齡中位數為72歲。十大死因依序為一、癌症;二、心臟疾病;三、肺炎;四、腦血管疾病;五、糖尿病;六、高血壓性疾病;七、事故傷害;八、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九、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十、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十大死因死亡人數有14萬1123人,占總死亡人數76.6%,與2020年相較,除肺炎死亡人數減1.4%外,其餘均增加;包括高血壓性疾病增加17.6%、糖尿病增加11.0%、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增加10.3%。 十大死因中,以癌症致死人數最多,高達5萬1656人,占總死亡人數28%,其中最致命的肺癌,連續12年蟬聯致死人數榜首。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一、氣管與支氣管和肺癌;二、肝和肝內膽管癌;三、結腸與直腸和肛門癌;四、女性乳癌;五、前列腺(攝護腺)癌;六、口腔癌;七、胰臟癌;八、胃癌;九、食道癌;十、卵巢癌。十大癌症死因順位,與2020年相同。衛福部統計處指出,去年癌症致死的死亡率,以及標準化死亡率都增加。圖/衛福部提供就年齡觀察,去年癌症死亡有86%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65歲以上癌症死亡人數,較2020年增加1531人(增4.7%);0歲到64歲則減36人。近5年,65歲以上人口每年約增16至17萬人,受該年齡層人口快速增加影響,死亡人數隨之增加; 2016至2020年,65歲以上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中2020年因防疫措施致使社會減少接觸,死亡率為歷年最低,2021年雖微幅增加,仍為歷年次低。就性別觀察,2021年男性死亡率均高於女性;其中差異較明顯的死因,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男性死亡率為女性2.6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2.4倍、事故傷害2.3倍。衛福部國健署統計發現,2021年癌症篩檢人數也大幅下降,希望國人能善用衛福部補助的四癌篩檢,早發現、早治療。 前一篇文章 乾癬患者 罹大腸癌風險加倍 下一篇文章 腎力倍增2025 拚早期腎病照護率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3【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4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5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6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7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8【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9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10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暖身加收操 避免天冷運動傷害小雪時節避風防寒 黑色食物溫補養腎5天然護胃食材 緩解胃脹、胃痛壓力大蕁麻疹易上身 改善飲食作息防發作少糖多運動 穩定睪固酮改善疲態多吃蔬食少糖少油炸 營養均衡啟動代謝力 作者其他文章小雪時節避風防寒 黑色食物溫補養腎少糖多運動 穩定睪固酮改善疲態守護偏鄉 台東早產兒日點燈寒士吃飽30 楊婷婭籲助弱勢罕病病友創作 綻放希望大稻埕走秀 視障者展現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