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柔弱的女子與狀似剛強的男子問題,何者更能面對生命橫逆?《老子》給我們的卻是「柔弱勝剛強」(《老子》36章)這一看似弔詭的答案。
柔弱何以勝於剛強?《老子》繼續闡明:「強大處下,柔弱處上」(《老子》76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78章)
這些篇章反覆訴說的是同一道理──最柔弱的往往也最剛強;而剛強的關鍵並非取決於一時的表面勝利,而是「續航力」。因為柔弱似水,所以柔軟而圓融;因為剛強似鐵,所以難以彎折或轉闤。因此,想要贏,就要先學會輸。其道理便在於柔軟的身段,容易進退有據,不急不徐,自然能夠長治久安。
很鮮明的例子,往往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的母親們。她們多半出身不高但極有智慧,賺食的能力或許不強但很能堅持。她們很少抱怨生活的艱辛,因為十分忙碌之故,她們恆常以沉默的姿態呈現在許多人的家裡。特別在男主人失業的家庭裡,身形柔軟的女人們往往能在另一半的滿腹牢騷中殺出重圍,整建家庭,展現極強的韌性。
因此,貌似柔弱的女子往往能夠在最困難的時候成為一家之柱,其奧妙處便是「柔弱勝剛強」五字而已。
是以,人生的勝場,取決於長長久久的續航力,而非一時的意氣風發,所以「強大處下,柔弱處上」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