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官方號召各界專家學者及動保團體組成的委員會,為毛寶貝的幸福討論宗教轉型議題。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李祖翔新北報導】民間習俗中,有使用活體動物的慣例,如殯葬時承擔煞氣的「帶路鴨」、神像開光的「開光雞」,且不斷發生棄養事件,因此新北動保處首次邀請專家學者召開「毛寶貝幸福委員會」會議,期許宗教轉型、建構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空間。
會議由農業局副局長諶錫輝主持,討論主題包含習俗殯葬法事使用雞鴨聯合宗教團體逐步轉型問題,及今年度民間狗場募款使用情形、民間動物收容所退場後的獎勵補助原則。
專家學者代表有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理事長李朝全、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理事長王唯治及祕書長何宗勳、世界愛犬聯盟台灣總代表呂幼綸、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中華民國寵物食品及用品商業同業工會理事長石世琮、新北市寵物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侯兆誠、新北市獸醫師公會副理事長黃約伯、律師李承志等。
動保處指出,自109年7月起,為有效解決「帶路鴨」、「開光雞」棄養問題,聯合了板橋殯葬管理處推出舉辦法事使用雞鴨先填「活禽動物登記表」的程序,並與殯管處、海山分局、派出所及里長辦公室建立通報機制,逐一向喪家和殯葬業者宣導勿丟棄活禽的觀念,之後媒合愛禽更生人簡碧燕,將雞鴨收容至中華護生協會安置。
政策推行至今,流浪雞鴨案件逐年減少,但使用活體動物仍造成社會觀感不佳及動保反對聲浪,因此動保處再提出殯葬法事用雞鴨聯合宗教團體逐步轉型,以非活體動物如紙紮雞鴨、創意環保豬來替代,希望在不傷害宗教文化的前提下,讓雞鴨回歸田園生活,維護動物福祉。
而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為民間狗場募款,補助民間動物收容所購買水療機,高齡及殘疾毛寶貝是主要受益者!另外,若民間動物收容所退場,接手的民間動物收容所會得到內外寄生蟲驅蟲藥、狂犬病疫苗、綜合疫苗、消毒水及飼料等防疫物資的獎勵,期盼以此提高接手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