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役所為日治時期,「辰野式」仿歐式建築的逾百年歷史建築。圖/林孟慧
文/林孟慧
台中市役所位於台中市民權路上,與台中州廳隔著市府路兩兩相望,台中市役所建於明治四十四年(一九一一年),是一棟「辰野式」仿歐式建築的逾百年歷史建築,也是台中第一棟鐵筋混凝土建築。不僅是舊城區心臟地帶中,最引人注目的指標性建築物,更是日治時期全台最華美的市役所。
日治時期,原是台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後來成為台中市役所,是台中市的行政官署。
戰後曾是台灣省日產處理委員會台中辦事處、陸軍第五十四軍司令部、台中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及中國國民黨台中市黨部。之後,台中市政府收回,作為台中市政資料館與新聞室、社會局、交通局辦公室等。
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九二一大地震,台中市役所部分建築物毀損,曾被鑑定為危險建築,但此建物有歷史及建築史上的意義,文化局於民國九十一年七月,正式登錄為台中市歷史建築,並於當年進行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立即展開第一期修復工程,把珍貴的文化資產保留下來。
民國一○二年,進行第二期修復工程,包含第一次未完成的修復範圍,及外牆、門窗及裝飾藝術,終於重現其往日風華於世人面前。
台中市役所的主體,為L字形平面三層樓建築,其風格結合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日式官署建築常見的西洋古典主義風格。站在這棟百年建築的面前,讓人有種來到歐洲的錯覺,門面的米白色二樓高羅馬型圓柱及方柱,巍峨的矗立在眼前,希臘式山頭加上勳章裝飾,有著優雅及古典的氣勢;圓拱形的灰色屋頂,充滿濃濃的巴洛克式風格,向右後方延展開的二層樓潔白色牆壁,搭配連續的上下樓圓拱長型窗戶,更襯托其浪漫及藝術的美感。不僅引人進入深刻的歷史回憶,更讓人感受其重生的生命力,打從心底讚歎此建築之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