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人77】 作家費勒 逆來不順受 開創人生新樣章

楊慧莉  |2022.06.25
6138觀看次
字級
轉折中的生命,是危機也是轉機,更是成長的契機。圖/推特
七十五年來,全球人首度同時面對相同的集體非自願性轉折。圖/Pexels
圖/推特

文/楊慧莉

多數人均嚮往平步青雲的順遂人生,但現實往往事與願違。作家費勒在步入中年時遭逢一連串的「人生變動」。不過,他的人生觀點卻從此邁向一個全新
的視野,突破線性人生的框架……

改變視角
翻轉逆境迎新生


布魯斯‧費勒(Bruce Feiler, 1964-)是美國作家和電視名人。出生於美國南部的他,跟絕大多數的人一樣,照著正常流程,念大學,然後成家立業,只不過他選擇的是創作生涯,一開始乏人問津,毫無賺頭,但漸漸寫出了一些知名度,嘗到成功的滋味。

然而,就在他功成名就的不惑之齡時,老天爺跟他開了三個玩笑。首先,雙胞胎女兒出生後,新手爸的樂趣還沒完全享受到時,就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疾病「骨肉瘤」,接著面臨快破產的經濟危機,然後又接到一通老爸想不開的「要命」電話。一時之間,他覺得既丟臉又害怕,不知如何對人啟齒這些壞事,也不想讓人知道,不過卻也透過這些糟糕的感受,首度與從來不疑有他的人生進程直視,並突發「奇」想,希望能彌補缺憾。

爸爸顧問團登場

費勒發現自己罹癌,想到可能無法陪伴女兒長大,於是急中生智,發想出「爸爸顧問團」的提案。他找來六位可信靠的朋友,希望他們能在自己萬一不幸早逝後代行父職,陪伴兩個寶貝女兒長大。他給這六位朋友寫信,並逐一拜訪。這些朋友與費勒的個性有部分重疊,且都對生命充滿了正能量。

舉例而言,蘇敏林(Jeff Schumlin)是他學生時代去歐洲旅遊的嚮導。此人對生活很有觀察力,也充滿好奇。當他得知費勒的交託,忍不住落下男兒淚。費勒問蘇敏林,「假如十年後,我的女兒第一次出國旅遊,但我已經不在了,你會對她們說什麼?」

蘇敏林的回答是,「我會說,妳們對一趟旅程,應該抱著孩子對泥坑的態度,妳可以彎下身來看自己的倒影,妳可以用手指去泛起一陣漣漪,或者是縱身跳進去,親自去體會那感受、那氣味。」這種擁抱生命式的回答深得費勒的心,自然成為「爸爸顧問團」成員之一。

另一位朋友是出版經紀人布萊克(David Black),其工作是幫作者圓夢,完成出書的夢想。費勒相信布萊克可以教導兩個寶貝女兒堅持夢想,從挫折中站起,不忘初衷。

費勒也向自己的外科主治醫師尋求對女兒人生的建議。這位醫師則回答,「我會跟她們說,每個人都必須經歷死亡,但不是每個人都真正活過,我希望她們去體驗人生。」

而在尋找「爸爸顧問團」成員的同時,費勒歷經了四個半月的化療,以及長達十五小時的手術,最後,奇蹟生還,成為醫學界裡在這項艱困手術下存活的第三位幸運兒。儘管費勒的提案沒派上用場(也幸好沒有),但後來卻變成費勒的著作之一,還被NBC相中,改拍成影集。

遭逢困境找解答

自己徘徊過鬼門關前,費勒的父親卻在罹患巴金森氏症後,於短短三個月內去鬼門關叩門六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又開始尋求解決之道。有一天,他突然想到,或許爸爸需要重啟生命故事。於是一天早晨,他拋了一個問題給父親,「說說你小時候玩過什麼玩具!」 然後又陸續拋出其他問題,直到多年後其父用這些問題寫出了自己的人生故事。

費勒所為不僅改變了其父和周遭人,也讓他重新思索該如何在生命中創造意義、目的和喜悅;最重要的是,這段經驗引領他走進了一段歷時多年的全國性研究,想從中了解一般人是如何走過人生轉折,並理出頭緒。

當然,父親的生命難題也是他和家人的問題,因為「關係」讓彼此的生命產生碰撞和影響。一言以蔽之,費勒當時面臨人生變故,讓他卡在典型的線性人生裡,眼下沒有書本可參考,只好自己找答案。

有三年時間,費勒全美走透透,收集了數百個面對人生轉折的故事,從流離失所、斷手斷腿、換工作跑道到變性、擺脫可怕的婚姻等。結果,他做了一千小時的訪談、六千頁的文字紀錄。接著,他與一個十二人小組,花了一年時間將這些故事編成五十七種樣本,找出可助人面對轉折的範型。

危機四伏如現在

費勒將自己的這套團隊研究稱為「生命故事研究」(The Life Story Project)。從中,他獲得三點啟示:

◎啟示1:線性人生已經過時。

每個人一生中會有一份工作、一種固定關係、一種快樂來源,這種觀念已經過時了。事實上,古時候也沒有線性時間,因為農業社會其實是把生命看成一個周期。把人生分段處理是工業時代後的產物,到了上個世紀七○年代便開始盛行每個人到了二十、三十歲都做一樣的事,差不多三十九歲起就開始面臨中年危機。

◎啟示2:非線性人生才屬實。

今天,世界變得複雜而渾沌,但世人看待生命的方式尚未更新。比起線性人生,歷經種種生命轉折,從挫折中再度站起、甚至重生的非線性人生才更人性。根據研究,人生中約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干擾」事件,從扭傷腳踝到失業,而每個人一生中平均會經歷三十六個干擾,約一年半載就會遇到一個,多數無害,但每十個就有一個像人生大變動,會造成一段生命的動盪、轉折和更新期。

◎啟示3:歷經三到五個轉折。

每個人一生中會遇到三到五個大變動,平均五年碰到一個,加總起來約成人生命的一半,換句話說,大概有二十五年要花在面對生命轉折期上,而且任何年齡都會遇到,早已沒有什麼「中年危機」之說,危機會分布在任何年齡層。

費勒也將生命中的大變動分成自願與非自願、個人與集體,約有百分之八的生命變動是集體非自願,如天災或經濟大蕭條。而今,全球同時經歷了一個相同的集體非自願性生命變動,一起面對生命的轉折,卻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掌控這段時間,而這個生命轉折就是至今仍影響所有人生活的「疫情」。

後天贏家
面對轉折需5要


常言道,「危機即轉機。」費勒的研究,讓他明白危機會無預警的出現在任何時候,一旦現形,生命也進入了一段轉折期,當事者該身懷一些絕技,掌控這段時期,邁向蛻變。

如何掌控生命轉折期,費勒根據團隊所做的研究,歸納出五絕技。

絕技1:要好好面對轉折

生命轉折出現時,當事者會歷經三階段:緬懷再也回不去的告別期、更新習慣的混亂期,以及開展全新自我的創新期。每個階段給人的感受不同,如有一半的人不喜歡混亂期,但有些人卻安之若素,而生命轉折的三個階段,可以從自己舒服自在的階段入手,一樣可跳脫線性思考,不用循序漸進。重點是,生命轉折本身就不易,要用最大功率去面對它。

絕技2:要紓解不安情緒

生命轉折出現時,會有恐懼、傷心、羞愧等情緒。每個人調適的方式不一,有人會書寫,但有不少人會以唱歌、跳舞、擁抱等儀式紓解。

絕技3:要學習新的事物

處於混亂期,讓人沮喪又不知所措。此時,可以像金蟬脫殼般,擺脫一些積習,然後讓一些新東西進來。有個軍官在被塔利班轟掉整張臉後,歷經三十一場臉部手術,一度出現自我了結的念頭。後來,他聽媽媽的話,開始下廚,之後又學寫詩及畫畫。重獲新生後,他做了一個有趣的對比,「過去我擺脫敵意的方法是對敵人掃射子彈,而今將顏料潑灑在畫布上。」

絕技4:要聽取智慧建言

一人獨自面對生命轉折期,其實還滿苦的。因此,不妨與人分享此時的心情點滴,讓他人給點意見。每個人需要的回應不同,有些人喜歡安慰,其他人可能比較希望別人給點推力和善意提醒,如:「安娜,得了吧!該改弦易轍了。」

絕技5:要重寫故事腳本

生命轉折期,基本上是創造生命意義的絕佳時機、撰寫個人自傳的時刻,可以讓人重新回顧自己的生命故事、改寫、重述,並加進從生命變動中所學到的新篇章。費勒的父親在他拋出「玩具」問題後,寫出了一個關於模型飛機的故事;之後他繼續拋出更多的問題,八年後,他父親在每次一個問題、一個故事、一個肯定生命的回憶後,完成了一部六萬五千字的回憶錄,而這就是說故事的力量,「提醒人不管遭遇有多悲慘,都不能讓人放棄從中找尋意義,並獲得療癒,將不好的遭遇轉化為好的結局。」

費勒認為,生命碰上的種種干擾、不幸,就有如童話故事中所遇到的大野狼,感覺頗具威脅,但面對牠,也讓我們成了自己故事中的英雄。而童話故事的存在,就是讓人在聽完一個個枕邊故事後,未來有自信將自己的人生夢魘轉化成美夢。

至於他個人,則在遭逢種種困境後,不僅自行脫困,也引領世人再也不怕路上遇到大野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