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官方的環評委員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昨天出席環保署「蘇花高環差分析報告確認會議」時表示,蘇花高是否興建,政府在看守時期不應作重大決定,「交由新政府決定」。
筆者肯定看守政府能知所進退,擱置對環境、經濟、交通都有巨大影響的蘇花高作法。
東部居民大都贊成興建蘇花高,是著眼於交通,但即便此時通過環評、工期順利,也要等到民國一百零五年才能完工,那麼晚幾個月再決定,「不剝奪新政府合理決策空間」,是正確的作法。
而且,國際原物料上漲,興建蘇花高可能要追加百餘億元的預算,基於看守政府對新政府的行政倫理尊重,的確應等待新政府上任後再決定。
不過,興建蘇花高影響層面廣且深,而且要求東部居民守護「台灣後花園」,也未必公平,但東部居民只是求能交通便利,因此不論蘇花高興建與否,新政府都要有一個「次佳」的東部疏運計畫,如加強北迴鐵路的疏運效率,以滿足東部居民的需求。
子韜(花蓮市/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