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安全 維繫「光明社會」的基礎

張思齊(台北市/退休教師) |2008.04.02
474觀看次
字級

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推動「汽機車禮讓行人」,違者要開罰單,這項措施雖有成效,但霸道的駕駛人仍然很多。我日前依綠燈指示過斑馬線時,一輛車突然在我身旁急煞停下,嚇了我一身冷汗。

某些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又像太空漫步,在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工商都會區,的確很難讓汽車駕駛人以禮相待,但是不禮讓行人,把馬路當自家土地的「恐怖駕駛人」,還是很可惡。

我一直很納悶,為何開車的人好像以為「自己永遠都不必下車」,永遠不會「當行人」,也好像他們從來不曾被開車的人「欺負」過,不懂得將心比心。

去年九月,報載日本政府將允許台灣民眾申請駕照,在日本駕車,我一位朋友說出他的經驗,在日本考駕照時,雖然他持有美國駕照,平時開車也十分小心,從未違規,但第一次路試時,日本路試官形容他的駕車狀況為「亂暴」(粗魯之意),要他下車,下次再來。

而在日本辦理駕照更新時,還須參加兩小時的交通安全講習,課程主要是傳遞,行車安全不僅是為自己、家人,也是維繫「光明社會」基礎的訊息。

日本物價高,罰單更貴,動輒要新台幣數萬元,肇事還得出庭,並負刑責;新加坡也是以重罰出名。反觀台灣,雖然很多人羨慕說:「日本(新加坡)能,為何台灣不能?」可是接到違規罰單時,卻又抱怨「政府搶錢」。

呼籲駕駛人不要有兩套標準,更不要目中無人只有自己,請台北市政府更加強取締汽機車「不禮讓行人」,也希望各縣市跟進,讓大家一起來維繫「光明社會」的基礎。

張思齊(台北市/退休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