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北縣新莊某國中畢業生因偷竊被捕,警方偵訊時發現,他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出來,讀、寫都不靈光,國文程度幾近文盲;而國科會一研究團隊日前曾指出,有一所偏遠地區國中校長說,收了五名新生,竟有三人的識字程度接近文盲。
更讓人吃驚的是,大台北都會區竟也發生與偏遠地區類似的「有學歷文盲」現象,全國家長聯盟副理事長表示,若以基測零級分作假設性的推測,應有近萬人。如果「有學歷文盲」發生於偏遠地區,大都是因教育資源不足,及隔代教養問題,但是,如今連都會區也存在這種現象,顯示台灣的國民教育已出現警訊。
檢視零級分或「有學歷文盲」的學生,大都出身不穩定的家庭,如單親或隔代教養,或是家長對教育不重視,若非中輟生,就是到校只是行禮如儀,可是國民教育不能以留級或體罰等強制手段進行輔導,使國民教育工作者無著力點。
為今之計,除了要從增加偏遠地區教育資源,投注更多的人力,輔導單親及隔代教養的學童,降低班級人數外,並要以畢業學生的讀寫能力,作為中小學辦學績效評估的依據之一,以強制的作為要求學校、老師注重學生的基本學力,減少「有學歷文盲」。
劉晨(中縣太平/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