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有「魔鬼小提琴手」、「指尖上的魔神」稱號的小提琴家基頓‧克萊曼在兩廳院力邀下,昨天親自率領「波羅的海絃樂團」二十五位團員再度抵台,今、明二天將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古典樂派、現代曲目、電影配樂、探戈等曲目。而這次他將使用市價高達五百萬美金的名琴—一七三○年瓜奈里的小提琴(Guanerius del Gesu)為台灣觀眾演出。
昨天基頓.克萊曼在記者會上表示,「波羅的海絃樂團」團員主要來自波羅的海三小國,以拉脫維亞占多數,絃樂團成員一年中有五個月左右是留在家鄉,其他時間多在世界各地巡演。而樂團成立的意義在於建立將自己過去累積的音樂素養與當今的年輕音樂家結合的橋梁,他並認為與該團的合作能讓自己「青春永駐」。
關於這次來台的演出曲目安排,基頓認為呈現出了自己對音樂的開放心胸特色,表達自己不拘泥於傳統的表現,並以現代精神詮釋,達到傳統與現代兼具的特點。
第一場音樂會,將帶來現代作曲家佩爾特的作品「兄弟」,這是佩爾特自創音樂語法「叮噹風格」的代表作。接著基頓將演出電影導演費里尼的御用配樂大師Nino Rota 的絃樂協奏曲,以及台灣樂迷較少接觸的奧爾巴赫「聖母悼歌的對白」。然而,最令人期待的則是下半場曲目:基頓匯編的「永遠的春天」,他將貝多芬、斯特拉溫斯基、戴席亞尼可夫、皮耶佐拉等橫跨十八世紀古典時期至現代音樂,這些作品不分國際,呈現南半球、與北半球的春天風景並賦予其多種面貌。
第二場音樂會,以蘇聯當代天才型的作曲家蕭斯塔可維奇的曲目「給絃樂八重奏的前奏曲與詼諧曲」開場,接著演出古典樂派「孟德爾頌」的降B大調絃樂五重奏。
下半場由叫好更叫座的「皮耶佐拉」作品作為壓軸,其曲目選自一九九五年至二○○一年灌錄的經典探戈專輯,將是一場「皮耶佐拉」探戈作品的完美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