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馨基金會藉此舉辦線上「看護移工及政策展望論壇」,檢視家事勞工權益,美國在台協會指出,這個議題也是拜登關注的。圖/勵馨基金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6月16日是國際勞工組織通過「家事勞工公約」的日子,勵馨基金會藉此舉辦線上論壇《看護移工及政策展望論壇-疫情下的反應與前進》,檢視家事勞工權益。
立委賴香伶表示,難得勵馨基金會在疫情期間關注到移工,也探討台灣勞動環境及移工沒有法制保障等問題;疫情期間邊境管制,台灣移工從70多萬降到66萬人,所以照護人力吃緊,需要國人也投入照顧工作,因此如何堅持友善長照環境、讓國人願意進來是探討重點。
她認為長照體系與移工系統必須整合,才有辦法針對現行問題解套。
受邀分享的美國在台協會政治組代理組長黃光杰則說,美國總統拜登已針對外交政策提高勞動外交的重要性,希望消除國際供應鏈中強迫勞動的危害,而美國國務院去年公布的人口販運問題報告也提到,「家戶內的奴役是普遍的」,疫情導致家戶內的移工被限制離家且休息日強制工作,因此希望勞工能了解自己的權利並為己辯護。
勵馨移住者服務中心同時公布《移工勞動現況及心理健康調查》,表示有14.3%的移工為極高壓力者,家事移工的壓力指數較全體移工高。
進一步詢問原因,發現社福移工的心理壓力與其工作中常見之不合理勞動要求有相關,包括休息時間不可以使用手機、除工作無法出門、要求24小時待在被照顧者身邊等。
勵馨希望社福移工能提高工作滿意度,提議社會與政府「正視看護移工對於社會的貢獻」,從實質法規面提供尊嚴及平等的勞動保障;強化勞雇雙方對於照顧者心理健康的重視及自我照顧素養,並提升基層醫療單位多元文化的認識及友善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