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某明星高中的高三學生,因母親到校討論升學選擇時一時激動,竟從五樓一躍而下。家長的關心成為孩子壓力來源,親子溝通也出現問題,還有更難解的隔代教養產生的溺愛現象,都值得家長和教育當局注意。
相信很多人從小到大,都曾遇到過親友中有所謂的「直升機父母」或祖父母(形容父母像直升機一樣,整天盤旋在子女頭上,若孩子有需要,就會迅速現身相助),動不動就跑到學校、軍隊或公司幫孩子打抱不平,或表達關切,造成當事人的困擾,最糟糕的是,過度的保護只會讓孩子永遠停留在幼稚階段,萬一孩子個性剛烈或正值叛逆期,很可能收到激烈抗拒的反效果。
筆者的舅舅就是標準「直升機父母」,對獨生子照顧得無微不至,表弟從小念書就是丟三落四,只要一通電話,舅舅馬上從公司趕回家,拿表弟遺忘的東西送到學校;表弟當兵時,只要有訴苦電話,舅舅立即到營區找長官理論申訴。
表弟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竹科擔任助理環保工程師,舅舅嫌工時長、薪水少,幫表弟辭職帶回高雄,表弟至今還是「一年換二十四個老闆」,原因當然是和舅舅過度保護,而無法自立有關。
父母或長輩照顧晚輩當然很好,但有時候必須退一步,讓孩子學習如何面對問題或抉擇,若凡事都打理到無微不至,孩子久而久之會喪失獨立能力,不知道如何處理與規畫未來。教比養難,父母要學習如何適時放手,太緊迫盯人的親子關係,絕對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