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價值】 永恆生命與機械身體之夢

文/董啟章 |2022.06.12
2646觀看次
字級
聯合文學出版提供
如果連所謂的意識或靈魂,也只是資訊流通和處理所造成的效應,人類還剩下什麼可以自別於動物或機器?圖/123RF

文/董啟章

「未來史學家」哈拉瑞預言人類將會和機器結合,演化出新的不死人種Homo deus。在新人種和舊人種之間,將會出現階級分化。無論是通過肉身的護養和改良,還是索性寄居於可以不斷升級和更換的機械身體內,通過高端生化科技而達成的永生,肯定會成為少數富人的專利。占大多數的貧窮人口,因為工作被機器和人工智能所取代,終必會淪為沒有經濟價值的無用階層。那時候,Homo sapiens將會變成另一個被淘汰的物種。

這樣聳人聽聞的未來想像,早已在許多虛構科幻作品中出現過。只是現在出於一位歷史學家的口中,論證又是如此地確鑿,便有了一番不同的現實感。科技造成的階級分化,令我想起日本漫畫大師松本零士的《銀河鐵道999》。漫畫於一九七七年開始連載,一九七八年改編成電視連續劇,一九七九年推出第一部電影劇場版。小時候看過《銀河鐵道999》的一代,現在應該介於五十歲上下吧。此時回看,最令人感觸的也許是結局的那句:「再見了,少年時代!」

我不知道香港有多少銀河鐵道迷。那設計成十九世紀蒸汽火車頭模樣的黑色星際列車,沿著架設於太空中的隱形軌道上飛馳,的確是個令人神往的經典標記。不過,我相信「銀河鐵道迷」不一定就是「鐵道迷」。「銀迷」所迷的,更可能是披著一頭幾乎拖地的金色長髮、頭戴圓筒形黑色俄羅斯絨帽、身穿黑色毛絨長裙的女主角梅德爾(港譯美達露)。

我至今還想不通,為什麼那完全違反人類比例的造型(倒銳三角形的尖小臉、占臉部四分一面積的大眼睛、超出臉部範圍的長睫毛、水蛇一樣的纖腰、細長如藤蔓般的手腳),會是那麼不可理喻地迷人。而少年男主角星野鐵郎截然相反的醜陋(侏儒身、豆豉眼、猴子嘴),竟又是那麼的教人代入(因為羨慕他能夠跟大美女梅德爾親近)。

故事開場不久,飢寒交迫的鐵郎和母親在雪地上走著,聊著換上機械身體便可以長生不死的夢想。機械伯爵的狩獵隊伍突然出現,不由分說地把鐵郎的母親射殺,並掠去屍體。神祕女郎(梅德爾)救回鐵郎一命,交給他一枝手槍,教他去找機械伯爵算帳。悲憤交集的鐵郎闖進機械伯爵的城堡,在宴會廳的壁爐上,看到用母親的身體製成的標本。肉身人類成為了機械化人類的獵物,就如過去人類把動物當成獵物一樣。這個場面可真是怵目驚心。

不用說,鐵郎復仇成功了。他銘記著母親的遺願,矢志要得到機械化身體。這時候,梅德爾送給他一張銀河鐵道999號列車的車票,請他一同乘車前往終點站安卓美達星,一個據稱可以免費更換機械身體的地方。一段星際旅程就這樣開始了。他們途經許多景觀奇異的星球,遇見許多構造古怪的人物,碰上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這些經歷一再說明,人類的肉身是何其珍貴難得,而機械化人類是何其泯滅天良,但是鐵郎卻依然不改初衷。直至,終於來到目的地……。

神人真的很神嗎?

按照松本零士的設計,機械化人類會把肉身時期的意識,輸進電子腦袋裡。所以,要殺死機械化人類,一定要摧毀他或她的腦袋。這個意識或者靈魂,是人之為人的核心。從生物科學的角度,肉身其實只是一部由有機體所構成的機器。在十七、八世紀的歐洲知識界,盛行動物乃沒有靈魂的自動機械的說法。所以動物既沒有理智也沒有感情,沒法感受到痛苦或快樂。動物的反應只是機械式的反應。而人類跟動物的分別,就是人在肉身機械之內,存在神聖的靈魂(理智和感情)。

士郎正宗在九十年代中開始創作的漫畫《攻殼機動隊》,在機械化人類的科技構思方面,無疑比前輩松本零士遠為精細和具說服力。但是,就人必須有靈魂這一點,並沒有根本的改變。全身義體化的人類,在頭顱裡卻保存著活生生的腦袋。自出生便只有腦部而沒有身體的女主角草薙素子,在成長期不斷更換義體的過程中,深受身心不協調之苦所折磨。成年之後,雖然成為了優秀的義體使用者,但她依然陷於自我身分的迷惘中,不停地叩問自己究竟是人類還是機器。自我存在的證據,就只有「軀殼內的靈魂」(ghost in the shell)。問題是,在傳統的機械科技之外,出現了一個嶄新的領域︱︱資訊與電子科技。如果連所謂的意識或靈魂,也只是資訊流通和處理所造成的效應,人類還剩下什麼可以自別於動物或機器?

最終所謂的「神人」(Homo deus),其實只是一個「神話化的人」,本身並沒有什麼神祕或神奇的地方。在古希臘劇場中,當劇情發展遇上難關,沒法得到妥善解決的時候,便以機械吊臂把扮演神祇的演員從天降下,施展超自然力量擺平問題。這種方便但並不高超的手段,被稱為deus ex machina。如果homo也不過是一種machina,那他自許的deus也同樣不過是「從機器來的神」吧。所有神話,說到底也只是權宜之計。(摘自《狐狸讀書:董啟章隨筆集一》,聯合文學出版)



作者簡介

董啟章

1967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現專職寫作。

1994年同時以〈安卓珍尼〉、〈少年神農〉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短篇小說推薦獎,隔年再以〈雙身〉獲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特別獎,於文壇聲名鵲起。

寫作生涯達30年,作品質與量皆有目共睹,屢為各大文學獎、好書獎得主。已出版數十部長篇小說、短篇集及各類文集,「自然史三部曲」、「精神史三部曲」為其著名系列。曾於2014年被選為香港書展年度作家,2019年台北書展大獎小說首獎,三度榮獲紅樓夢獎決審團獎。小說《體育時期》改編成舞台劇,並售出國外電影版權;《地圖集》也已翻譯成多國語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