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剩食 死後竟然來到這裡!

 |2022.06.11
34689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本報綜合報導】常言「人無壽夭,祿盡則亡。」何為祿?包括吃飯在內的你的一生開銷花費。人一生福有福數,壽有壽數,祿有祿數,數盡則亡。浪費的果報一是祿盡早死,另一是快速貧賤。

關於浪費食物,流傳著姊妹二座山的故事,提醒著我們,要珍惜愛惜食物,點滴都不能浪費。

李麗與李珊兩姊妹,美麗優秀且能幹,做生意生活富裕後,天天大吃大喝,點了很多菜,卻只吃一點點。有一天姊姊李麗因乳腺癌走了,妹妹李珊痛不欲生,每天思念姊姊。

有一地的民間傳說,在中秋節月亮最亮時,當著月亮,趴在圓桌上打瞌睡,就可以陰陽相通,有30分鐘可以見到日夜思念的已故親人。

李珊為了能見到姊姊,嘗試依此做了,果然神識進入了陰間。

圖/123RF

李珊隨著飄逸的鬼流方向行走,看見前方一個披頭散髮、滿身汙穢不堪、全身散發奇臭的女子,走近一看竟是自己的姊姊李麗。

李珊很納悶,一把抱住姊姊,心疼地質問道:「妳怎麼在這吃這些發臭的食物,不繼續往鬼門關前行,找閻羅王報到,早日投胎回到人間啊?」

李麗哭喪著臉道:「李珊呀,這四桶發霉發臭的食物,是我們兩人在人間每餐吃剩浪費的,每次吃剩的東西都會被留在這裡,用桶裝好,等到死後通往鬼門關路上時,必須吃完才能繼續前行。妳看有多少人都在痛苦吃著自己生前浪費的東西呀,有的已經在這裡吃了10年了。我的已經吃完,現在吃的是妳以前浪費的,這桶上還有妳的身分證號碼及照片。」

李珊一聽後,跟著李麗一起吃了起來........

圖/123RF

當李珊魂回人間醒來後,嘴巴竟然有難聞的味道,她說:「以後再也不敢浪費食物了。」並在公司規定飯後碗裡剩一粒飯要樂捐10元。

不要把自己的福報吃完,當擁有各種生資物用時,要能懂得感恩珍惜,才能為自己再累積培植福報。一個人的福報好比銀行的存款,如果只取不存,就會有透支的時候。如果不培福報,只知道享樂,當福報享盡,災難必然會接踵而來。

世間有很多人想當官,以為就此享盡榮華富貴,卻不為國家未來擘劃,不在為民服務中培福,盡是貪汙受賄,殊不知,國家錢財來自人民,取用了不是自己應得的,最後都是要歸還的。

圖/123RF

●佛觀一粒米 大如須彌山

還有則寓言故事,一位窮困的老僧,自知無福,希望透過培福讓來生得到好果報。可是他沒有物品可以布施,於是就把衣服脫了,坐在草叢裡餵蚊子,藉此來培植福報。老僧死後,由於他修苦行的福報,轉生做了國王。

這位國王嗜吃鴨舌,每餐必來一碗。

有天,一位僧人求見國王,問他想不想看到前世的祕密?國王當然想看,僧人便運用神通讓國王看到他的前生,他這才知道自己前生是位出家人,以及自己餵蚊子的情形,而那些蚊子大部分都變成他碗裡的鴨子。

這位僧人對國王說:「大王啊,報恩的鴨子所剩不多了,等吃完時,你的福報享盡,也當準備後事了!」

國王一聽十分害怕,從此再也不敢吃鴨舌了。

圖/pexels

世界當前由於氣溫升高、新冠病毒大流行和俄烏戰爭,糧食不安全狀況正在飆升,導致糧食和肥料嚴重短缺,全球數百萬人正面臨困境,日益嚴重的全球糧食危機可能持續數年。在此境況下,尚富足無缺的我們,更應該珍惜一米一葉。

「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一粒稻米從最初的播種起,經過灌溉、施肥、收割、販賣……累積了種種的力量與辛苦才能成就一粒米,它所蘊含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已超過須彌山。

珍惜人、事、物、時,惜福才有福,培福便能夠增福。

圖/123RF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