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水利局營造碧潭堰下游淺潭水域,並與清大教授合作設計魚道,供生態棲息。圖/新北市府提供
【記者李祖翔新北報導】有「溪流之王」稱譽的香魚,台灣原生種早在1968年滅絕,1990年引進日本香魚至適合生長的新店溪養殖,卻因汙染、失去主食矽藻而漸漸消失,現在導入生態友善工法,給香魚一條安全返家的道路,牠們果真回來了。
新北市水利局指出,香魚只生活在水質乾淨的河川,所以新店溪流域曾是香魚數量最多的地方,但因棲地被破壞與上游多處水壩,導致消失,這幾年的河川生態環境營造,已在碧潭堰下游發現指標性魚種香魚的蹤跡,顯見河川生態已悄悄復原。
水利局委託的生態團隊,近日調查發現了指標性物種的香魚,認為河川生態正在復原。圖/新北市府提供
正施工中的碧潭堰改建工程,為打通原先存在的大型水工堰體阻礙,特地將魚類洄游通道納入工程施作,並與國內首屈一指的魚道專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曾晴賢合作,進行設計優化。
水利局表示,將重新塑造新店溪碧潭流域,讓該處成為具有生態及環境教育意義的休閒景點,尤其是傳達「原生種香魚不復存在的因果」意義,邀民眾一起加入守護牠們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