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 15-5 ) 排灣族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2.06.03 語音朗讀 19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製作菸草與織布中的女子 兩名女子蹲坐在石板地上,左方女子嘴裡叼著菸斗製作菸草,準備將菸草陰乾並揉碎;右方女子則使用棉線織布,腳上的器具是移動式織布機。菸草在過去的排灣社會裡具有很高的價值。(1910年代)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排灣族小貴族和外地訪客合影 在屏東排灣族社區,小貴族隨著貴族父親出來接待訪客,由客人拍攝了這張紀念寫真。(1930年代末期)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排灣族貴族盛裝接待訪客 一位穿著珍貴雲豹裘皮的排灣族貴族,攜家人盛裝在本族村莊中接待外地訪客。此照片取自屏東自動車行知名商人林榮生的私人相簿。(1930年代末期)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排灣族傳統吊橋 排灣族的大型吊橋,穿越山溪谷地,連結不同的村落。吊橋是以粗壯的樹藤相互纏繞而成,非常牢固,製作工法世代相傳,反映了排灣族高超的編織工藝以及營造技術。強固便捷的吊橋,提高了部落生活、運輸以及作戰動員能力。此外,由於造型優美,具藝術性,吊橋也成為排灣族的民族象徵之一。(1910年代)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牡丹社族人合影 一群排灣族部落的牡丹社族人,男女裝備齊全的站在小徑旁大合影。穿著長裙的女子手持拐杖站在下排,男子著短上衣、配戴獵刀站在上排,每個人身上必備檳榔袋。排灣族的拐杖大部分為竹製或藤製品,拐杖的設計為 8 節,外表彩繪線條圖騰;獵刀則是青銅材質,作為隨身配戴之物,以實用性功能為主,不會特意雕塑圖騰。 (1910年代)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從山的遠處眺望部落 排灣族相信萬物皆有神靈,認為自然神靈是保護族人、給予族人生命資源的重要力量,需要對山岳抱著最大的敬畏之心。 從山中眺望對面山谷裡的排灣部落,附近有幾條人為闢出的路徑通往部落。此系列照片為森丑之助進山拍攝記錄。(1910年代)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 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 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 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少年與公廨 一名年輕族人站在公廨上守衛,竹竿搭建的公廨高腳結構,清楚可見。 「公廨」,可以作為青年會所、政治中心或祭祀場所,少年為了接受嚴格訓練而進入公廨會所,以接受教育和保衛部落的相關知識,培育膽識、體能,自此會住在公廨裡數年之久。(1910年代)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平民群像 部落內的族人聚集在大樹下合影。後方有位獵人裝扮的族人正要出發打獵,身著淺藍色平民服飾的婦女與孩童為他送行。 排灣族的服飾規範非常嚴格,平民不可擅自紋繡圖樣,其服裝樸素無裝飾;排灣族的婦女通常著淺藍色上衣,貴族階級才可使用深黑、深藍或大紅色。如今界線已經混淆,平民也可穿著貴族服飾。(1910年代)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運送貨物的壯丁 過去的部落裡沒有足夠的機械工具輔助,只能依靠人力和智慧解決問題。圖為幾位壯丁行走在檳榔樹中,使用竹竿綑綁運送貨物,推測可能是運送採摘好的檳榔果實回部落。 檳榔樹是排灣族生活中重要的物品,一般族人需要將第一把檳榔獻給頭目,他們也會隨身配帶檳榔袋。(1910年代)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shu4364@ms62.hinet.net(02)2368-4364 前一篇文章 【文史瑣談】報紙副刊源頭 下一篇文章 【聽彩虹聲音—積吶虹光當代藝術展】走出生命的彩虹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如是說2025.05.0704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5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6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7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8【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江南北】 天下無橋長此橋──泉州安平橋【寬鼎畫語】 諸法空相【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