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諺語明白的教示有兩件事是騙不了人的:一是力氣、二是說話的分量。譏人不自量力為:「三斤貓咬四斤老鼠」,縱使心中有再堅強的意志,面對自己力有未逮的事情,有時還是不得不徒呼負負、面對現實的,不衡量自身的能力而勉力為之,傷了身體事小,壞了大事可就無力回天了。因此─搬不動就是搬不動,否則螞蟻撼大樹,豈不可笑?
另外,對人說話也是門藝術,要視對象、時機不同而有所揀擇。在學識、身分或地位比自己高的人面前,說話可就要斟酌輕重了,尤其是勸導、說教之類的言詞。人微言輕也是很微妙的,無論什麼金玉良言,只要場合、身分不對,聽在對方耳中,可是很不是滋味的,認為什麼時候輪到「查某囝教老母轉臍(剪臍帶)」了?不懂得掂掂斤兩貿然進言,有時候不但失禮、也失策。
人之可貴,貴在自知,有幾分力量做幾分事;覺察自己的位置,說得體的話,進退有據、有為有守,是處世的智慧,也可看出一個人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