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了提升國人食肉品質,以及照顧全台十五萬伊斯蘭教徒,農委會輔導國內肉品業者,首度通過清真教法(HALAL)認證,代表飼養與屠宰的過程,都必須符合人道與衛生。
農委會副主委胡富雄指出,通過認證的牛肉不只伊斯蘭教友可以吃得安心,對於一般民眾也代表安全無虞。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指出,取得HALAL認證的肉品,在包裝上都貼有協會的授權標籤。昨天的認證典禮除了頒發證書給業者,信奉伊斯蘭教的友邦如甘比亞、約旦、沙烏地,駐華大使或代表,也都到場觀禮。
伊斯蘭教協會副秘書長馬孝棋表示,「HALAL」是阿拉伯語「合法」的意思,對教友來說,信仰是一整套生活方式,除了食物,對言語、行為、思想、衣著,也都有所規範。而「伊斯蘭」就是「順從、和平」之意,代表尊奉神的旨意。符合HALAL的食物,在飼養與屠宰分切過程中須保持清潔,如果已死的動物絕對不吃。屠宰時要有教友頌讚阿拉之名,使用專門的刀具,屠宰後要立刻放血,以維持清潔,儘量減少動物的痛苦。
胡富雄也說,以往因為缺乏符合伊斯蘭教法的禽畜飼養場與屠宰場,因此取得HALAL驗證並不容易,近年國際伊斯蘭教界逐步建構起完整的HALAL認證制度,農委會因此特別與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合作,輔導國內業者通過認證,不僅造福國內的穆斯林與來台工作旅遊的外籍教友,也更提供一般民眾衛生安全的優質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