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趣談》文人對聯 性格分明

劉韻詩 |2008.03.27
526觀看次
字級

 在中國文學裡,對聯雖常被視為文字遊戲的小技,但也常有明志自惕之功,古今文人不乏藉對聯以申尺素寸心,充分突顯其性格與理念者。

南宋大詩人陸游,少年得志,二十歲時已有詩名,但由於個性耿直,屢次因諫遭貶,又因難釋對前妻唐琬殘缺愛情的懸念,晚年壯志銷融,曾書對聯懸掛書齋:「萬卷古今消永晝,一窗昏曉送流年」,充分顯現其隨歲月流逝而漸趨平澹清疏的心境。

清初大學士紀曉嵐,曾受詔纂修四庫全書,他親自蒐集逸篇斷簡、及海內外祕笈萬餘部;始終其事,約十三年。此外如編纂《熱河志》、《河源紀略》、《八旗通志》;並開「方略」、「會典」、「三通」、「四庫全書」諸館;對清代文物貢獻頗豐。紀曉嵐雖學富五車、旁通百家,卻個性幽默坦率,不熱中官職;他在七十生日時曾自撰對聯:「浮沈宦海為鷗鳥,生死書叢似蠹蟲」,將自己一生追求學問與敷衍官場的無奈,刻畫得淋漓盡致。

晚清政治家林則徐任湖廣總督時,嚴厲查緝鴉片走私,曾在虎門焚毀英美商船繳出的鴉片二百三十七萬斤。但在英軍侵犯大沽時,因其主張與朝廷主和派不同而遭革職,並充軍新疆。後因太平天國亂起,林則徐於一八五○年被起用為欽差大臣馳赴廣西督理軍務,討伐洪秀全,卻在途中罹病去世。他曾作對聯自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趨避之」,字字顯示其力求興利除弊、振國圖強的決心。

近代學者幽默大師林語堂,學貫中西,在語言學與文學創作上有多方面成就。他喜歡以冷嘲熱諷的態度,文白兼用,寓激憤於幽默,在文壇造成一時風尚;他於一九三五年創辦《宇宙風》半月刊,以一副對聯「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表現自己對文字的理念。

近代的國學大師陳寅恪是最不喜歡全盤西化的新潮人物。巧的是當陳寅恪任教於清華大學國學研究所時,曾留學歐美諸國的羅家倫出任清華大學校長。羅上任演講,陳便即席作一聯:「不通家法科學玄學,語無倫次中文西文」。不但對仗工整,還將羅的名字嵌入聯中。對此羅家倫作何感想回應,已無從考證;但此聯已成為新文學史上的軼事趣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