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樂》格拉祖諾夫

魚簡 |2008.03.26
662觀看次
字級

 亞歷山大‧格拉祖諾夫一八六五年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個出版商家庭,自幼對音樂興趣濃厚。

他最初認識了巴拉吉列夫,並經過他的介紹,得以向里姆斯基‧克薩科夫學習音樂理論及作曲,在十六歲那年便創作了《第一交響曲》,深獲好評。里姆斯基‧克薩科夫曾經稱讚他的音樂「不是天天進步,而是時時刻刻都在進步。」

一八八四年,格拉祖諾夫在出版商人貝利亞耶夫的陪同下,赴德國魏瑪和李斯特會面。李斯特對格拉祖諾夫的作品讚賞有加,推薦他的《第一交響曲》在魏瑪音樂節演出。

一八八九年,格拉祖諾夫的作品代表俄羅斯,在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上聲名遠播。他的才華也受到柴科夫斯基的賞識,不斷獲得他的指導和幫助。柴科夫斯基甚至表達他本人是格拉祖諾夫的熱烈崇拜者,對他的才華非常珍惜,並且敬重他對藝術的忠誠。

格拉祖諾夫大部分的作品民族色彩鮮明、結構扎實,隱隱約約可以找到華格納的影響,經常被稱為俄羅斯民族樂派的最後一人。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三部芭蕾舞劇《雷蒙達》、《四季》、《小姐酖丫鬟》、八部《交響曲》、交響詩《斯捷潘‧拉辛》、四重奏、鋼琴曲、合唱曲等,其中里姆斯基酖克薩科夫最為讚賞的是《第六交響曲》:「這是一部令人讚歎的音樂作品,格拉祖諾夫辨識和聲的能力令人驚訝,作品中想象力驚人,創作技術達到登峰造極的階段。」

一八九九年格拉祖諾夫開始任教於聖彼德堡音樂學院,並且於一九○五年出任院長一職。但是自他從事教學與領導工作之後,音樂創作也相應地逐漸減少。

一九二八年,格拉袓諾夫前往巴黎,次年赴美國指揮演出本身的作品《第六交響曲》。一九三六年在巴黎病逝。

由於不擅長文字的表達,格拉祖諾夫鮮少撰文,也不喜書信溝通,導致後人只能在他的音樂創作中試圖了解他所要表達的意念,無法真正閱讀他個人的心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