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單位各行其是 工務機關督導不力 台灣「地無三里平」 民眾投訴無門 陳情升格 各級公務員有虧職守
總統大選前,網友熱情響應的「我們的希望地圖」活動,「馬路是平的」竟高居前五名,還以此向新總統陳情,顯見台灣路況比形容大陸貴州的「地無三里平」還糟糕。
這可從首善之都台北巿的路況得到印證。北市工務局公布統計結果,去年施工單位挖馬路未確實回填、修復的違規案件有三百九十三件,罰款金額達一千兩百二十一萬元,其中台電高居第一。
馬路不斷開挖、填補造成不平,不僅影響民眾生活,更因回填不確實,使得機車摔車、汽車底盤及零件受損,並在繁忙道路及尖峰時段塞車。
特別是「天天挖,亂回補」似乎成為台灣民眾每天必須面對的苦惱,自來水、電信、電力、衛生、交通、瓦斯等公私部門不斷施工,馬路挖了補、補了又挖,若是中央、地方政府進行大規模的都市建設,更「升級」到時間長、規模大的交通黑暗期。
從台北市的工務局的統計到希望地圖的希望,不僅顯示施工單位不用心、各行其是,更凸顯民眾投訴無門、投訴無用的苦處,各級政府必須檢討,「馬路不平」是否原因出在工務單位的忽視,及督導不力?
答案若是肯定的,中央政府就必須主動召集各部會研商,加強各施工單位的橫向溝通,以解決各單位的各行其是,避免馬路挖了補、補了又挖,不須驚動總統;而地方政府的工務單位,也必須加強稽查,避免造成民怨。
「馬路是平的」竟成為人民卑微的希望,為何這種小事情,在選前升格成「總統級」的陳情,是否有虧職守,值得各級公務員好好思考。
王質(台北市/醫藥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