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送子鳥 種類大不同

文/楊喬  |2022.05.22
7042觀看次
字級
故事中的白鸛長嘴喙,能叼住運送嬰兒的布兜。圖/維基百科
貓頭鷹是台灣原住民心中的吉祥動物。圖/Husain Hakin Alfraid
鵜鶘(圖)和白鸛外形近似,但是生活性差異頗大。圖/楊喬
喜歡住在煙囪旁及高處的白鸛,才是傳說中的送子鳥。 圖/123RF
送子鳥人體彩繪。圖/楊喬

文/楊喬

白鸛尖嘴叼布包送嬰

在歐美的卡通影片中,有一種嘴巴長長,脖子也長,體型相對笨重的白色「送子鳥」,常用布包兜著小嬰兒,千里迢迢從遠方的天空,振翅「快遞」送到即將有嬰兒出生的人家。

傳統的歐洲人相信,送子鳥會整群從沼澤區出發,把嬰兒平安送到每個誕下新生命的家庭,當孩子出生後,父母也會把這個故事,一遍遍的說給孩子聽。

這種被稱為「送子鳥」的鳥類,到底是哪一種鳥呢?

鵜鶘白鸛傻傻分不清

許多人看著卡通再加上想像,猜想「送子鳥」應是有著大嘴巴的鵜鶘,因為鵜鶘的瓠斗型嘴巴,下方有個很大的喉囊,猜想可以把嬰兒放在喉囊內,再平安送到期待孩子到來的家庭,為新生兒父母帶來希望和歡喜。

然而據考證,鵜鶘並非是歐美傳說故事中的「送子鳥」,反而從鳥類的生活習性來推測,一般習稱的「送子鳥」,應該是有著細長鳥嘴的白鸛。也由於白鸛能將新生命帶給人類,所以享有「送子鳥」的幸福美譽。

白鸛靠尖嘴完成任務

實際上,「鵜鶘」和「白鸛」這兩種鳥,外型差異很大,尤其在嘴部,白鸛的嘴長而尖,脖子也細而長,若真要負責遞送嬰兒,勢必要將嬰兒布兜叼在嘴上;相對的,鵜鶘雖有個形如瓠斗的囊袋,嬰兒得裸身藏進喉囊中,否則難以遞送,而這和「送子鳥」會以布兜送嬰的傳說顯然不符。

至於一般民眾認為鵜鶘是送子鳥,應該是將白鸛叼著用布巾包裹的嬰兒,遠觀如鵜鶘的大喉囊,直接聯想成裝寶寶的大布包,再經由卡通影片或漫畫圖片的傳播,導致民眾誤把鵜鶘當成送子鳥。

大嘴喉囊非兜嬰布袋

鵜鶘,俗稱塘鵝、布袋鳥,台灣的某家宅急便業者,就是以鵜鶘作為形象商標,因此,許多人對鵜鶘縮著脖子,彷彿帶著行囊飛行的模樣,並不感到陌生。但其實鵜鶘的喉囊可伸縮自如,功能主要用於儲藏食物。

《維基百科》中也提到:送子鳥的傳說由來非常悠久,在歐洲歷史民間故事中,很多文獻及故事都提及:送子鳥就是負責把新生命,帶給渴望孩子的家庭。

而在德國的民間故事中,想要小孩的家庭,只要在窗台上放置甜點,告訴送子鳥,他們想要孩子,送子鳥就會到洞穴、沼澤間尋找嬰兒,再用長長的嘴巴,叼著內有嬰兒的籃子,一路飛到其煙囪上,把孩子放進煙囪中,送給想要小孩的爸媽。

著名童話故事《安徒生童話》的作者安徒生,也曾把送子鳥的故事,寫作成〈鸛鳥〉。藉由安徒生童話的流傳,送子鳥的故事,在19世紀時,傳遍整個歐洲,甚至是菲律賓、南美洲,都可以見到送子鳥傳說的蹤跡。

由生活營巢習性判定

歐洲白鸛的主要棲息,雖然大多棲息在沼澤溼地,但牠們更習慣在樹上築巢,有時也可在煙囪或電線杆等高處,看到白鸛築造的巢。對照傳說故事與白鸛的生活習性,相當符合故事中的描述。

鵜鶘雖然也棲息在溼地,但牠的營巢主要是在地面上,而不是在高處的煙囪,跟故事的描述不太一樣。在繁殖季節之前,所有鵜鶘品種的喙,喉囊和面部皮膚的裸露部分會變得顏色鮮豔。鵜鶘可以單獨覓食,但大多更愛用群體捕魚的方式。只有美洲褐鵜鶘和秘魯鵜鶘會從空中插水捉魚。



貓頭鷹 布農族送子鳥

如果白鸛鳥代表西方社會的「送子鳥」,那麼在台灣原住民文化中,貓頭鷹因其習性與叫聲,台語又稱為「暗光鳥」或「姑嫂鳥」,成為布農族原住民的「送子鳥」,也是嬰兒的「守護神」。

貓頭鷹之所以成為布農族傳說中的「送子鳥」,是因為在布農族部落普遍流傳一個說法:如果在住家附近屋外的樹上,聽聞到貓頭鷹的啼叫聲,就代表這戶人家的婦女,很快就會懷有身孕。

另外,在許多田野調查和訪談的記錄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布農族的婦女如果懷孕了,就會有貓頭鷹在夜晚時,飛到家戶附近的樹上報喜」。也有一說是,一旦在布農族部落聽到貓頭鷹的叫聲,就知道部落中有新生兒誕生了。

所以不論是婦女懷孕或生產,都能聽到貓頭鷹整夜「霧~霧~」地叫著,就是來告知這家人,新生命即將來臨的好消息。而當婦女平安生下小孩後,貓頭鷹會主動飛離開,也因此貓頭鷹被布農族人視為「吉鳥」。

一直到現在,布農族的部落中,仍然相信貓頭鷹是嬰兒忠實的「守護神」。更讓人驚訝的,布農族人還可以從啼叫聲,判斷出嬰兒是男或女,曾有族人從聆聽貓頭鷹呼叫聲,判定自己3胎孩兒的性別,居然都十分靈驗。

貓頭鷹是台灣不同的原住民族,都視為是一種吉祥的預兆,直到現在,邵族、布農族的父母都會告訴孩子們:「不能打,不能殺,不能吃貓頭鷹,因為牠是我們的守護神」。

至於如何從貓頭鷹的叫聲,來分辨嬰兒是男或是女?據說:「雄厚的呼呼叫聲,就是男孩;又細又尖的叫聲,就是女孩」。

此外,台灣約有12種貓頭鷹種類,體型有大有小,居住的棲息地也十分複雜,究竟布農族所謂的「送子鳥」是哪一種種類呢?

藉由出現的棲息地環境、海拔、季節等方式來臆測,以及與生活經驗的參照,台灣史博館推測大概是屬於領角鴞、黃嘴角鴞之類的貓頭鷹,不過在口傳文學或神話故事中,只要在夜晚鳴叫的貓頭鷹,都被視為是吉祥的象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