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知義台南報導】國內無人飛機研發先驅蕭飛賓教授,指導的成大碩士班學生胡意婷,在中華民國民用航空學會嶄露頭角,獲頒中華民國民用航空學會二○○年年會唯一的論文優等獎。
胡意婷以「台灣民用無人飛機可操作空域畫分」論文,獲得民用航空學會頒發五萬元獎金及獎狀,不但引起相關單位對無人飛機的重視,更成為替國內無人飛機找出可行使空域的第一人。
就讀成大民航所碩士班二年級的胡意婷,把獲獎歸功於蕭飛賓的教誨、同儕的協助以及父母親的支持,她希望自己對民用無人飛機可操作空域畫分的淺見,能使台灣無人飛機,邁向更好的發展方向。
胡意婷的研究工作,源起於成大無人飛機與微衛星實驗室,卻是以工程技術為主,對無人飛機的空域畫分則偏重管理領域,再加上目前台灣幾乎沒有人從事無人飛機管理領域的研究,因此可獲得資訊很少。
所有文獻幾乎來自國外,她引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韋伯的觀點,依無人飛機的重量、大小、飛行高度特性,將無人飛機分類為微型無人飛機、小型無人飛機、戰術無人飛機、中空長滯無人飛機、高空長滯無人飛機等五種等級。
胡意婷中途曾想放棄,還好有父母支持。特別是蕭飛賓及實驗室學長定期討論,提供許多寶貴意見。
胡意婷認為,無人飛機在國外的用途廣泛,在軍事上,無人飛機可作為偵察機、靶機;在民間用途上,也可用於噴灑農藥、生態監測、地形遙測等。
空域規畫方面,戰術型無人飛機良好的可行使用空域為彰化大城鄉、嘉義義竹鄉、鹿草鄉、台南北門鄉、七股鄉;中空常滯無人飛機良好的可行使用空域,有屏東獅子鄉、滿州鄉、台南龍崎鄉、左鎮鄉、花蓮豐濱鄉、台東達仁鄉、蘭嶼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