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輿
辦公室一位男同事,最近嘆氣的次數愈來愈頻繁,整個人常常都是眉頭深鎖,看起來心事重重。同坐在一個辦公室,我們都很關心他,紛紛詢問他怎麼了,同事也娓娓道出他的難題,因為他的父母,還有岳父岳母相繼生病,讓他壓力很大,快喘不過氣來。
他的媽媽罹患大腸癌多年,一直都是爸爸在照顧,可是最近八十幾歲的爸爸有了失智的傾向,顯然已沒辦法照顧自己的老伴。而岳父也在近日巡視果園時不慎摔傷,坐了輪椅,岳母長年飽受風溼之苦,自己都自身難保了,要照顧岳父也力不從心。就這樣四個老人都需要被照顧,他和太太都要上班,真不知該如何是好。我們聽了都很能感同深受,畢竟我們的父母也多多少少面臨這樣的問題。
大家暖心的安慰他,也給了他許多建議。但是他在長嘆了一口氣後,忽然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說同事們給的建議他都試過,他很感謝大家願意聽他說,他知道自己的問題必須自己去面對,但是他需要一個情緒的出口,否則長期處在壓力鍋下,他真的覺得自己快撐不住了。能夠有人訴說心事,讓他覺得好多了,彷彿也有勇氣去面對接下來的難題。
聽同事這麼說,我們也稍稍寬心,真的,即便我們不是當事人,但是能扮演好傾聽者的角色,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帶給別人力量。這種情感上的支持,往往能夠發揮極大的效益。除了希望同事的難題能夠早日有解,同時也告訴自己多聽別人說話,一個關愛的眼神,其實已經勝過千言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