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弱勢】向特教老師致敬

文/吳一忠  |2022.05.12
919觀看次
字級

文/吳一忠

軍旅退伍後,行有餘力,時常從事社會公益活動,如到醫院當義工,安養院、育幼院慰問表演,或慈善勸募幫助弱勢團體。某日到啟智中心探望小朋友,致贈文具書籍和食品,希望從彼此的互動中,了解他們特殊的表達方式,並從他們身上的殘缺反觀自省,更懂知福惜福。

走進園區,環境清幽舒適。社工特地帶我們參觀環境、菜圃和庇護工廠,老師們態度親切,說話溫柔和悅,細心地教導孩童;小朋友見到我們到訪,都會打招呼問好,非常有禮貌;露出燦爛笑容,活潑又可愛,有的還會主動抱抱,就像純潔無邪的天使,惹人疼惜。

特教班學生與同齡的不同,不管天生或後天造成,都有或輕或重的缺陷。他們的思維超乎常態,生活習性也異於常人,一般人難以理解,往往抱以奇特的眼光,為他們貼上怪異的標籤。

筆者曾從事身障團體總幹事的職務,與啟智中心的老師熟識,他們為了教導學童基本的生活能力,可說是費盡了心力,光是擦桌子如此簡單的動作,也必須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示範,才能讓學童上手。

又譬如製作藝品、包水餃,都要有專人在旁協助,分項分段的逐次教導,完成符合標準的產品;騎車送貨等任務,更是千叮嚀萬囑咐,百般呵護看顧,緊跟在他們背後,唯恐出意外,辛苦實不為人知。

透過與特教老師對談得知,長久教學難免精疲力竭,但施以體罰絕非上策,尤其面對智能發展遲緩的孩童,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心力。

而家中若有發展遲緩的孩子,多數家長根本無能力管教,只能完全信任老師,故老師除了具備專業知識,更要有慈悲為懷的情操,不急不躁謙善包容,確實很不容易。

參訪結束心有所感,看到特教老師的愛心和耐心,讓人感動莫名,臨走前略盡棉薄之力,採購手作蛋捲和梅漬品,希望對他們的財務有所助益,更祈願人們長保善念,關懷這群智能發展遲緩孩童,讓他們能更正向積極地走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