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談】腳踏實地 耕夢田

文/詹德聖 |2022.05.11
952觀看次
字級

文/詹德聖

朋友欽羨我有一塊自家農地可以耕作,種植果樹,栽種蔬菜,消磨時間,好不快活。因此,退休後,也想買一塊農地來經營。

我勸朋友想清楚,買地前,不如先來我家實習。當老師前,要先實習;當醫師前,也要先實習;還沒退休,心中懷抱著田園夢想的人,我想也應該要先實習,因為現實的農耕生活和想像有一大截差距。

天氣是首先要克服的因素。真正的農夫不管豔陽天或是暴雨天,都要下田工作,農作物的播種、成長、收成是不等人的。如果等待舒適涼爽的天氣才耕作,農地早就一片荒蕪。

再來,要親近大自然,就要接受大自然,要能忍受泥土的髒汙,忍受蚊蟲的叮咬。尤其是傍晚時刻,成千上萬蚊子無情的圍攻,更是一般人難以忍受的。此外,還有兇猛的蜜蜂和毒蛇,都是農耕可能遭遇的情況。

另外,在心理層面,必須面對辛苦付諸流水的辛酸,和徒勞無功的無奈。農耕最常面對的就是大自然的無常。辛苦的耕作,常因一場颱風、一陣豪雨、一次病蟲害,而一無所獲,這是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恆心和毅力。很多人投入農村生活,只是一時興起,三分鐘的熱度,遇到挫折,沒有成就感,就打退堂鼓。殊不知農耕生活最珍貴的就是在大自然的考驗中,增長智慧,體會生命的意義,進而懂得謙卑、感恩和知足。

因此,建議朋友先來體驗,感受人和天地之間的關係,了解人和大自然的互動。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實現田園大夢,享受職場人生之後的退休生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