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節奏也將影響我國央行後續利率決策,理財專家說,由於美國主導升息腳步,資金將回流美元,美元相關資產必受追捧,其他貨幣則可能相對貶值,另一方面,我國若跟進持續調升利率,不僅房貸族未來負擔可能增加,也會降低購屋力。
信義房屋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大幅降息可降低民眾購屋負擔,同時間也提升購屋人對於房價的負擔能力,但相對利率一旦反轉,若進入升息循環,民眾的購屋的資金成本增加,同樣的每月還款金額,可以貸到的房貸金額會明顯下滑。
曾敬德表示,國人長期習慣的低利資金寬鬆環境,已經漸趨緊縮。以20年期本利平均攤還,房貸利率1.5%試算,原本月繳4.83萬元可以貸款約1000萬元,若未來升息1%、即2.5%,同樣的月繳房貸金額,卻只能貸款910萬元。
若是30年期的房貸試算,原本1.5%的房貸利率,月繳3.45萬元,可以貸款約千萬元,若未來升息1%,則同樣的還款金額,僅能貸款874萬元,無形中房價負擔能力就少了126萬元。
曾敬德表示,這波升息循環到來,未來房貸利率有可能會超過2%,建議消費者可先試算負擔會不會太沉重,要先做好準備。
另外,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一致認為,台灣央行後續升息的可能性高。主因是不跟進Fed的話,新台幣會變弱,輸入性通膨會更嚴重,但升息須同時考量是否會因為抑制需求,而對下半年的整體經濟成長造成影響。因此,目前評估升息的幅度,應以「軟著陸」的升息半碼,機率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