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印記】打字聲

文/徐絹單 |2022.05.05
746觀看次
字級

文/徐絹單

電影《花樣年華》裡,帥氣的梁朝偉坐在中文打字機前,敲打未完的記者稿。中文打字機,是電影裡的浮光掠影,二千多個鉛字盛放在厚重的字盤上,一個又一個小小的方塊字,每個字既孤獨又緊緊相依。

字盤上鉛字的擺放有其規則,常用的字彙比鄰而住,生澀冷僻的則被遠遠流放邊疆,有需要時再召喚入朝。打字時手握圓把,左右前後轉動字錘,移到正確的鉛字上,再一個一個地撳打。嘎達嘎達,雙手彷彿移動宇宙於方寸之間,善與惡,悲與喜,皆在滑動撳打中鑄成情感。

面對密密麻麻的一大盤鉛字,縱使青春明亮的眼睛也撩亂昏花,而我念高職時,有一年的時間,時常面對著冰冷的鉛字,凍結成無言相對。

嘎達嘎達,我們背下字盤,一字一字的練習,在汪洋的字海裡,覓尋知音。字盤的鉛字偶有逃脫,變成破了小洞的心靈地圖,我們就從別人的字盤偷偷撿字填補空虛。嘎達嘎達,打完一行按下回車鍵,又刷的捲回頁首,跳往下一行,繼續打印剛正的字體,而每個鉛字上承載了不同的重量。

考試時,打字教室此起彼落的重音,掩蓋少女們鈴鐺般的笑語,也掩蓋了老師的聲音。「停——」,老師總帶著嘶吼的力道,比出手勢,阻止我們奮力的敲打。交回答案紙,力透紙背的勁道,在薄如蟬翼的紙上,擊出更光的星光,偶有破損的,必會被老師減去幾分。

臆想往後要終日埋首於倒置的字盤,敲響如達達的馬蹄聲,實在不是我所嚮往的悅耳世界。於是向學妹借來一台英文打字機,試圖打擊出生命中的另一種可能。

造型輕便的英打機,羅列著二十六個字母,簡單可親。將纖纖小手放置於鍵盤上,熟悉每個字母的位置,食指定位於FJ上,如兩支鉤爪,牢牢的捉住,讓手中的船能泊在精確的軌道。A是小指管的,Z是小指下滑的,大小寫要切換,十指皆有主宰的字母,不能逾越,頗有「鋤頭管畚箕」,分層負責的意味──劈劈啪啪,敲下一個個字母,在紙上化為異國的風情。

286電腦問世後,中英文打字機都被推到陰暗的角落,終至淡忘,蒙塵丟棄。電腦鍵盤的設計,複製英打機的模樣,需要鍵入英文時,打字的技藝不變。倒是中文打字有了新的天地,注音、倉頡和大易等各式輸入法應運而生,當倉頡輸入法成為新時代的流派,我又展開新的學習。

倉頡輸入法原名「形意檢字法」,以象形會意為宗,二十四個字根裡亦有金木水火土,與日月相伴。仿習武的招式,由左而右,由上而下,由外而內,逐一拆解文字,至多五碼。

歷經一段苦練,熟能生巧,每個手指都記得自己的歸宿,熟爛後更成自然,不經大腦,即成為反射性動作。後來,縱使閉眼仍能敲打出正確的文字,手指在鍵盤儼然生根。

未練過打字的同事,單指神功敲搫,聽來零零落落。每當我在鍵盤切換倉頡輸入,啄木鳥般的起落,答答答輕輕迴盪。習琴的朋友說彷彿是彈鋼琴的優雅,只是黑鍵上印著白色的字體,是注音符號與倉頡的字根。

後來,廠商推出無聲的鍵盤,敲打時成為一片寂靜。時代進化如此高速,有些事如飛鴻踏雪泥,只留下淡淡的指爪,有些技藝卻是亙久流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