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

文/駱以軍 |2022.05.05
1381觀看次
字級

文/駱以軍

我吃素說來已經近三十七八年了。真不可思議。但我並非真正嚴格的齋戒素食者(如我那虔誠的老母親),我還是吃蛋奶,也沒避蔥蒜,甚至和朋友外出用餐,所謂「肉邊素」,「方便素」,並不特別讓人感覺我吃素。事實上我的外貌,偶對人提及吾吃素也,對方都會嚇一跳,實在我長得太像魯智森了,朋友的小孩兩三歲,看到我就大哭,我還要哄他「北杯是好人,北杯還吃素呢。」

最初是我小孩時,跟母親去果菜市場,母親要我顧著菜籃車,在一定點等她,她非常辛苦,這樣去買完家裡一周的菜,和我搭公車回永和,然後她再匆匆趕去上班。但我等候的那個定點,前方恰好是一雞販。於是我便站那兒,看著那老闆,從雞籠抓出羽毛豔麗,狂掙哀號的雞,割斷脖子,放血,然後放進一滾水桶「脫毛」,那雞在那桶內仍在掙扎發出咚咚聲。那樣的目睹,旁觀,一小時下來,至少看了七八隻原本活生生的雞,被處決,成為「死亡的樣貌」。

那之後我便不肯吃雞肉了,原本家裡就不吃牛肉,所以只吃豬肉。很多年後,我重考大學的補習班,在信義路鼎泰豐附近,馬路對面有一間佛堂,供的觀音菩薩非常莊嚴,有一種低眉俯視著我這怪孩子,腦袋裡什麼像重金屬搖滾的,靈魂啦,藝術啦,人性啊,自以為是但亂七八糟的音叉亂震。那時我功課實在太爛了,對將臨的聯考,一片茫然,有天就跟祂許願:「菩薩啊,若您讓我考上大學,我就吃素。」

非常不可思議,放榜時,像菩薩拍了我這小子的腦勺一下,我竟掛在當時全國最後一志願──「文大森林系」。需知這結果我可憐的母親感動得哭出來啊。因為我整個高中時光,就是個成天惹事的小混混啊。我能掛上大學榜尾,真的是菩薩保佑啊。

這於是我就吃素,延續了幾十年。

我的母親是位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她幾十年嚴守過午不食,每周末且八關齋戒(禁語),她是「真正的茹素」,而我在她身上看到的,不只是「對他者的不忍」,不只是「愛生」──確實她從來在我們永和那老房子,對受傷的小鳥、小貓,甚至老鼠,都是憐愛不忍,救護牠們──某部分我覺得她似乎透過一種極虔誠的結界,在一種似乎時時聆聽佛陀的垂示,一個靈光流動的祕境。

說來,我並非因宗教信仰而守戒吃素,其實比較像是年輕的我,任性恣意的我,可能在學校教官、老師眼中,是歪瓜劣棗的我,但就是在那麼小的祕境裡,對那個年紀的我,內心非常巨大的衝擊。就是目睹一些活生生,美麗的他者,在光天化日下,如此無人驚怪的殺戮,而且給予那受者極大的恐懼、痛苦。我日後在不同的各種場合,哥們故意拿美味肉食逗我,饞我,或笑我,我都是嘻嘻哈哈,也並不想說服人們吃素這種想法。人的文明,附著在許多事情上已遠過千年,這本就很難你身在其中,若並非持戒者,僅是一個想法,就搖撼、辯證,讓一桌美餚變你眼中的屍骸場吧。

這其中一言難盡,我想我們活在其中,譬如《紅樓夢》,譬如《金瓶梅》,其實都還是一個多維,「情不情」,流光搖焰中,偶爾停住、瞬刻清明,然後又所有人的歡喜哀愁繼續混織在一起的,說來「大家也就是恰好一同在簷下躲雨」之緣吧。華麗的,像管絃樂,或女高音,那樣他們口中關於美食的藝術造境,盤桓而上,非我能去插嘴。

但我想,這可能是某種「共情,共感」的實踐吧。

這個實踐,後來正是我讀西方現代小說,包括杜斯妥也夫斯基,包括波拉尼奧的小說,包括柯慈、夏目漱石、孟若,甚至像沈從文,或台灣的童偉格,一些最好的小說家,他們最裡面,都有一個小孩的感知投影,那便是最早的時刻,對他人痛苦的不忍。那種不忍,會在後來的繁複牆面,始終帶有一種靈性、搖曳、孩童感覺的光。這或與吃素無關,這幾未或皆非素食者,但我覺得那「把他人承受的痛苦,放進我感覺的背囊」這件事,或就是人類至今仍未沉淪,墮進地獄道的其中一個摺皺,或鰓突之類的設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