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總統候選人在選前提出許多「牛肉政策」,不論是減稅或者擴大支出,依經濟理論,的確對振興經濟會有幫助。
但是,這些政策也會帶來副作用,特別是沒有提出相對的稅收來源,這種只有減稅卻沒有增稅的政策,即便國家領導人天縱英明,也難以為繼。
政策可為人民擘畫美麗的願景,但邁向願景之路卻重重險阻。目前美國的次貸風暴難以平息,加上原物料價格一日三市,將會對世界經濟產生難以估計的變數,但從總統候選人的施政藍圖來看,卻沒有考量世界經濟變化的影響。
此外,台灣面臨輸入性、停滯性通膨的問題日益嚴重,民眾在大選後就要面對油電價格上漲的衝擊,卻沒有總統候選人說明要如何因應,怎教我相信他們當選後,能帶領人民脫離經濟谷底?
大家都知道「顧腹肚」很重要,但不能流於口號,民進黨執政八年,已讓台灣的民主政治、民生經濟倒退嚕,若經濟繼續倒退嚕,用民不聊生也難形容。
所以面對燃眉之急,總統候選人有必要在選前,讓選民了解應該如何配合度過這段煎熬期,這不僅是國家未來領導人的義務,更是選民的權利。
王昱(台北市/行銷企畫)